来源:新讯网 发布时间:2016/9/28 11:01:33
选择字号:
中科院院士魏江春呼吁推动冬虫夏草创新成果转化

 

与人参、鹿茸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滋补品的冬虫夏草,位列三大补品之首,具有双向调节免疫系统、补肺肾益精气、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但是,受全球大气候以及曾经过度采挖破坏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生长环境极其苛刻的冬虫夏草产量逐年下滑20%,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消费需求。所以,对包括致力于研发冬虫夏草生物产品11年之久的青海珠峰和另外两家企业以及政府机关来说,如何进一步完成冬虫夏草新成果转化、实现冬虫夏草中医药现代化乃至巩固供给侧改革成果,迫在眉睫。

已届85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在刚刚结束的9月21日紫光阁杂志社“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慷慨陈词,以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健康生活的需求的层面,剖析“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基础和意义。他指出,解放并转化生产力,推动冬虫夏草创新成果转化势在必行。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要大力支持,使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微生物研究领域多年创新应用的“冬虫夏草菌”工业化批量生产,让更多人民群众享受到价格比较低廉的保健药品,促进大健康产业良性发展。

苏俄科学院生物科学副博士及生物科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江春,先后多次赴瑞典、芬兰、英国、美国及俄罗斯等国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991享受有突出贡献科学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6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特等奖,1997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二等奖。多年来,魏江春院士一直从事地衣生物多样性及地衣型真菌系统与演化生物学以及地衣物种及基因资源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对冬虫夏草以及冬虫夏草生物产品有独到的见解和权威性。

魏江春院士说,作为中华医药瑰宝之一的冬虫夏草,在疗效的真实性与科学性方面,医药专家们已经并正在继续进行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令业界乃至国际惊叹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以青海珠峰、中美华东为代表的企业家们也在冬虫夏草产业化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真菌学家在探明冬虫夏草无性型期间,杭州中美华东已将冬虫夏草无性型菌丝粉的工业化产品百令胶囊投入中国新药市场,并取得可观经济效益与省会效应;近年来,青海珠峰在站在保护中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以及冬虫夏草这一珍稀物种高度,与青藏高原冬虫夏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的技术团队强强联手,以国际专利技术和专利工业生产工艺,综合开发利用有限的冬虫夏草资源。

青海珠峰立足于青海特色资源优势,在继承和发扬传统藏药精华的基础上,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青海牧科院、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药物临床研究所、兰州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技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冬虫夏草保护利用和生产开发。他们利用高科技低温深层液体生物发酵技术在无菌环境下纯化复壮中国被毛孢菌而得到冬虫夏草菌粉,而以其为主要原料的百令片和雪源软胶囊早已深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以相对于野生冬虫夏草绝对低价的优势,普惠于民。使“让一亿中国人吃上冬虫夏草”成为可能。

由于冬虫夏草产业现代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新旧生产关系的更替,从而使新的生产关系在推动冬虫夏草产业现代化中不断发挥积极作用。在高科技支撑下的冬虫夏草现代工业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冬虫夏草产业中以先进工业化生产方式代替野生资源的采挖生产方式成为现实,从而使更多人民群众在保健事业中受益;也使原始采挖虫草的牧民变为虫草工业工人成为可能;更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冬虫夏草现代工业化产业与健康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息息相关。“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魏江春院士以饱满的热情、翔实的数据,深入浅出地从四个方面对冬虫夏草全面剖析,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冬虫夏草的生长特点、现状以及工业化冬虫夏草型菌粉的发展远景,引经据典阐述冬虫夏草以及冬虫夏草菌粉对于治未病,改善亚健康的作用,还从生态环境保护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完善冬虫夏草菌科学命名和更明确化的质检标准工作,对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使民族瑰宝国际化进行分享,同时对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建议。

他强烈呼吁,推动冬虫夏草菌药食同源进程、促进冬虫夏草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沟通,需要尽快为推动创新科技成果转换创造条件;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更能推进微生物创新领域工业化量产的冬虫夏草菌得以更加广泛的应用,使我国现代化冬虫夏草产业走向全球,为全人类保健事业造福成为可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