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印发了《关于推进大东北地区免疫区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进大东北地区免疫无口蹄疫区(以下简称大东北无疫区)建设,指导地方提升区域动物卫生水平,助力大东北地区打造菜篮子供给基地、知名品牌创新基地和畜产品对外贸易基地。
根据《意见》,大东北无疫区的总体区划范围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三个省的全部行政区域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等东部地区5个盟(市)的全部行政区域。
中国无疫区建设走过十五年
根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制定的《动物卫生法典》的定义,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某种特定动物疫病达到了消灭标准。根据达到这种标准是否采用了免疫接种措施,可分为“非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和“免疫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记者了解到,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方式之一,即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在该区域内特定的动物种群不发生特定的疫病,同时具备防止该疫病进入该区域的措施。该管理方式于1990年由OIE首次提出,美国、加拿大、欧盟、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地区先后开展了无疫区建设。
中国无疫区建设可回溯至2001年。当年11月,农业部同山东省、辽宁省、四川省、重庆市、吉林省和海南省政府签订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示范区项目建设”协议,由此全面实施无疫区示范区项目建设,此举也被视为我国动物防疫工作与世界贸易组织(WTO)和OIE规则相接轨的一项重要举措。
2009年,经过十年无疫区建设,海南达到口蹄疫免疫无疫区标准,其率先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填补了中国没有无疫区的空白。
2010年,中国广东从化建成国内首个马无疫区并获欧盟认可。
2016年,山东建成我国第一个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建成免疫无口蹄疫区和免疫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区两种重大动物疫病的无疫区。
据悉,山东胶东半岛的“两个屏障”,是“双免”无疫区建设的关键——其一是自然屏障(地理屏障),指自然存在的足以阻断某种疫病传播、人和动物自然流动的地貌,或地理阻隔如山峦、河流、沙漠、海洋、沼泽地等;其二是人工屏障,指为防止规定动物疫病病原进入无疫区,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在无疫区建立的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隔离设施、封锁设施等。
大东北无疫区建设水平待提高
在划定的大东北无疫区中,吉林省和辽宁省本就是首批无疫区示范区。2012年,辽宁省免疫无口蹄疫区获得农业部批准建成。2014年,吉林省出台《吉林省免疫无口蹄疫区建设实施方案》指出,无疫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扩大畜产品出口的迫切需要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同时,提出了两年完成无疫区建设任务,三年完成建成目标,建立动物疫病强制免疫体系、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动物卫生监督监管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等任务。
辽宁和吉林两省十多年来在无疫区建设方面的探索为大东北无疫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一位不愿具名的黑龙江省动物疾病防控部门的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东北无疫区的建设有良好的生态地理屏障;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大东北无疫区建设具有先天的优势和条件;同时,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养殖环境和水平等也较为相似,有利于无疫区建设的协同推进。
“生产优质的畜产品,其前提保障是主要疫病得到控制。”上述专家表示,建设无疫区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而通过建设无疫区,实现动物疫病防控方式的国际接轨,也将有益于我国畜产品适应国际贸易需求、扩大出口、进入国际市场,更好地“走出去”,“和欧盟、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相比,我们无疫区建设的步伐相对落后,必须追上去”。
不过,这位专家也坦言,推进大东北无疫区建设,无论是政策保障、技术标准还是管理水平等方方面面都亟待提高。推进无疫区建设,实质也是对传统动物疫病防控方式的调整与革新。
8月,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提交了6月27日至7月5日对通辽市和兴安盟无疫区建设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无疫区建设存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基础薄弱、兽医专业队伍力量不足、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检疫监管严重滞后、可追溯体系尚未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难度大、检测经费不足等问题。
《意见》也强调,应深入开展基层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人工屏障建设,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基础免疫、监测预警、检疫监管、应急准备等管理技术措施。利用五年时间逐步实现大东北地区O型、A型口蹄疫免疫无疫,亚洲Ⅰ型口蹄疫非免疫无疫。
内蒙古政协提交报告建议,加大动物防疫、疫情监测等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加强对疫苗冷链、监测预警、执法监督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体系建设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资金管理方式,以及贴息、奖励、风险补偿、税费减免等措施,带动金融、保险和社会资金投入无疫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