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一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9/2 10:57:31
选择字号:
王亚韡:做研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王亚韡

■本报记者 袁一雪

9月,王亚韡将再次作为中国政府代表之一,踏上《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谈判之路。

其实,早在2008年,博士毕业后就留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王亚韡第一次作为我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参与了《公约》谈判。当时公约审查的重要化学物质之一是短链氯化石蜡。“短链氯化石蜡属于氯化石蜡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应用的领域很广,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密不可分。”谈起自己的研究领域,王亚韡滔滔不绝。

从零开始的研究

在我国,短链氯化石蜡生产依附于另外两个产业,一是氢氧化钠行业,二是石蜡行业。氢氧化钠即烧碱,在轻工、纺织和化工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药、冶金、稀土金属、石油、电力、水处理及军工等行业也有用武之地。“氢氧化钠生产过程会产生氯气,结合石蜡就能生产出氯化石蜡。”王亚韡解释,我国作为石蜡的生产应用大国,这种化合物在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电器元件绝缘、精密铸造等行业均有涉及。

两大行业的产出品——氯和石蜡,经过加工再成为氯化石蜡,自然是性价比极高,让我国成为氯化石蜡的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不过,令王亚韡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参加公约讨论的重要对象就是短链氯化石蜡。

“但是那个时候,我国关于短链氯化石蜡的相关环境和毒性数据几乎没有,作为氯化石蜡混合物中的成分之一,短链氯化石蜡在生产、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排放量不容忽视。如果短链氯化石蜡被列为新增POPs名单,将对我国氯化石蜡、石化以及氯碱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王亚韡告诉记者。

也是从那时开始,王亚韡开始了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回忆起当时的研究,王亚韡依然感觉压力颇大。2009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斥资100多万元购买了相关机器,专门提供给王亚韡和另外两个协助他的博士与博士后使用,专门用于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分析。“我的老师江桂斌院士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并与我们一起讨论实施方案。”王亚韡说道。

经过近两年的仪器调试及研究工作的开展,王亚韡的努力开始有了收获,并且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我国关于短链氯化石蜡的第一篇论文。“其实,当时我也很着急,两年的时间才获得第一批数据。”王亚韡有些无奈。

按捺下心中的焦急,王亚韡依然按部就班地进行试验。在第一篇论文后到今年,仅用了6年的时间,他们的团队就在国际环境科学顶级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Technology上发表了8篇论文,占国内在该杂志发表论文数的一半。相关研究成果也上报给了环保部,为我国开展国际履约谈判提供了重要技术指导,同时数据提供给了我国化工、氯碱等相关协会,为我国相关行业开展技术更新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对此,王亚韡最想感谢的是他所在的团队:“没有团队,这一切凭空想象是不可能的。”

无心插柳

凭借努力,王亚韡在2010年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11年获PSC优秀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虽然在本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王亚韡走上化学这条路几乎是无心插柳。“早在高中时,我最喜欢的科目是物理。”王亚韡笑说,“最不喜欢的就是化学。”

但出乎王亚韡意料的是,在高考时竟然是化学在所有考试科目中得了最高分。“我想,那就顺其自然选择化学专业吧。”就这样,王亚韡在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生学习后,在2003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跟随江桂斌院士并完成博士学位。

之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外”一直跟随着王亚韡。2011年,他向德国洪堡基金会递交了申请表。“当时觉得自己差不多到了申请的资格,就想试试。”王亚韡说。然后,他很快便忘了这件事情,一年后的一天,他在邮箱中的垃圾邮件里看到了洪堡基金会申请通过的邮件。“当时真的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在2010年—2012年期间,王亚韡以洪堡学者身份在德国环境健康中心留学,并在2012年—2013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UIC留学。“其实,我得到的一些奖项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王亚韡还向记者回忆起2010年申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的情形。那年他注意到所里贴出的奖项申请通知时,距离截止日期只差一两天,他仔细阅读了申请资格觉得自己似乎也可以,于是下载表格提交了申请。没想到,居然接到了获奖的通知。

持之以恒

这样的好运气并没有打乱王亚韡的心,在他心中,只有踏踏实实做事才是一直奉行的原则,而非拿奖。“在我们研究中心,很多老师都是只钻研一个方向,一干就研究几十年。因为相关污染物对于环境的影响不是短时的,而是持续的,同时只有进行持续的研究才能深入了解其科学内涵。”王亚韡解释说。

王亚韡从博士期间到现在一直致力于新型有机污染物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公约相关物质的环境行为与风险评估。特别是短链氯化石蜡,王亚韡一直专注研究了将近十年,并且还要继续研究下去。“9月,我还要作为技术代表进行公约的相关谈判。”

一般来说,公约候选POPs的谈判周期在3~5年,但是短链氯化石蜡则经历了10年的谈判依然没有完成其科学性的审查。

“一是之前缺少我国这方面的数据,因为在世界上只有我国还在大规模使用和生产,而我国的相关科学研究开展较晚;其次,如果确定了短链氯化石蜡确实对环境和生物有持续性危害而被国际公约限制生产使用,那么还需要时间寻找它的替代品。”王亚韡解释道。

从2008年第一次作为我国政府代表团成员之一开始,王亚韡到目前已经连续参加了8次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审查委员会的审查会议,为我国开展相关国家履约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争取我国相关行业利益作出了贡献。

在科学事业上执着前行的王亚韡心中也有遗憾,就是对爱人和孩子的亏欠。“我的孩子出生没多久我就成为洪堡学者前往德国进行深造,之后又作为访问学者去了美国。直到孩子上到幼儿园中班我才回来。”王亚韡颇为无奈。现在,他尽量提高效率不将工作带回家,保证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时间。

在谈及对未来的期许和期望时,“我想,对未来最大的期许就是平安吧,我的老师江桂斌院士也经常这样提醒我们,人的一生平安最重要。然后就是做一个平凡的人,保持一颗平常心做研究。”王亚韡笑言道。

《中国科学报》 (2016-09-02 第2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潮汕环线高速京灶大桥主桥完成荷载试验 植物入侵影响热带珊瑚岛土壤碳库机制
南极两座火山“令人不安” 深部脑刺激促脊髓损伤者康复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