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珉琦
最近,山东省新晋理科状元孙昊很受“追捧”。理由是,他居然拒绝了国内两所顶尖高校的邀请,而且还是金融与管理专业的邀请,转而选择了国科大物理专业。人们纷纷用“理想”“使命”的字眼形容这个孩子。
但孙昊的回应简单、透彻:人类需要科学,而我恰好又愿意去做、有能力去做,就是这样。这才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理应有的纯粹,仅仅因为这种纯粹目前只是少数派拥有,因此才被人赋予了额外的褒奖。
大部分高考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将来是否能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他们从学生时代起就已经习惯并接受了这种功利主义的思维。
据媒体报道,去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显示,2000~2014年,全国高考“状元”就读专业基本上是目前社会公认的最具竞争力、最赚钱的热门专业。其中,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门类专业最受“状元”青睐,占“状元”总数的68.63%。
究其原因,现如今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服务的工具,它把培养学生的经济生产力作为了主要目标。这是对教育目的极大的扭曲。
而在当代著名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看来,“为盈利的教育”甚至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现象。
事实上,教育的最低目标,至少是应该能够培养从事各种职业的人,让他们自由选择,而更重要的是,教育需要培养出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的人。
孙昊说:“如果一上来就以就业为导向,为需求而学习,违背个人兴趣,可能不会真的快乐。”这个坚信“本质的东西是最美的”的孩子,轻轻松松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归根结底,塑造人生,才是教育的本质。
那么,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有两点就显得格外重要。一是培养孩子从他们的角度观察世界的能力;二是将每一个孩子从小看作是负责任的行为者,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目睹了一个孩子为自己的人生作出的选择,我们的确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真正尊重自我的态度。
《中国科学报》 (2016-08-12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