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郭英剑
在学术圈,对于学者使用社交媒体仍有不少争论,也有一些学者拒绝使用社交媒体。实际上,学术界对学者使用社交媒体尚缺乏足够的研究。8月5日,英国《卫报》发表的一篇批评学者使用社交媒体的文章,再一次将问题摆在了学者与公众面前。
学者,不应该成为社交媒体的职业玩家
《卫报》的文章,由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所写,题目为《我是位严肃的学者,而不是Instagram的职业玩家》。作者的意图并不单单是在说Instagram,其矛头直指所有的社交媒体,诸如Facebook、推特,自然也包括中国的微信、微博等。
有趣的是,在文章即将进入正题之前,作者首先发表声明,声称自己是一位年轻的博士生,想要表达的是一位青年学者的观点,自己并非一位整天在追忆过去美好时光的老教授。
文章说,现在,人们无论走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不难发现周围的人大都在忙于查看手机。作者感叹道,这是一个自拍流行的时代,而最令作者头疼的是,这种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学术圈中。
文章提出,使用社交媒体去给那些你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留下印象,这引发了很多学者的职业担忧。之所以有此担忧,是因为作者看到,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给各种事件推送消息或者给图像张贴标签的状态之中。作者质问道:“什么时候人们开始接受在讲座的过程——更不要提在整个学术会议期间——可以使用手机了?”文章说到,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善于三心二意、同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在讲座或者会议期间使用手机,都很难保证你认真听讲,而演讲者无疑是为这一演讲时刻花费了数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作准备。换句话说,这对演讲者来说是很不尊重的,甚至是相当无礼的行为。
当然,作者也意识到,有人为此的辩解是,社交媒体提供了一种信息的传播渠道,正是通过社交媒体,使那些不能参会者也可以了解学术会议的进展情况。但作者对此并不太认同。文章写道,虽然有些时候确实可能如此,但更多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把这种分享当作自己“潜心”学术的一种“证据”,他们之所以要上传学术会议的照片,就是为了“彰显”他们要比同行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
那么,人们何以热衷社交媒体、乐此不疲呢?作者的推测是,要让未来的雇主以及所有人都看到——因为他们都有可能上搜索引擎去搜索你的名字,你若经常上社交媒体,不断地发送相关信息,就会给人们留下你多么热爱自己的工作,也真心实意地致力于学术事业的印象。
文章继续说到,在作者所在的大学中,可以看到两种场景,一是经常有人说要记得发照片啊!这些人不是社交媒体的代理人或者营销商,全都是科研人员。另外,作者注意到,很多平时一点都不愿意与人有任何面对面交流的学者,却乐于在网络世界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并与人开展对话。而有些人走得更远。在英国退欧前夕,作者看到很多学者在使用社交媒体发出非常强有力的观点,不断在批评普通大众。他对此批评到,如果纳税人的税钱也是学术研究经费的组成部分,那么这种发声就有了疏离我们应该与之有联系的人们的危险性。
作者不无遗憾,甚至有些伤感地说,那些认为社交媒体应该是私人化的或者应该限于个人所使用的学者,不得不面对人们会认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似乎缺乏热情的尴尬局面。但实际上,作为科学家与学者,自己在实验室中工作,自己所搜集到的数据,才应该真正成为自己学术工作的有力证据。作为学者,不能也不应该在网上争相刷屏以此去取悦未来的雇主,或者以此标榜自己是一位优秀学者。
最后,作者呼吁到:难道我们不应该停止炫耀,把精力用在真正该用的地方,比如好好去撰写一份科研基金项目申请书上?
学者使用社交媒体: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
该文一出,由于其观点鲜明,直接批评学者使用社交媒体不够专业、对他人不够尊重也令他人不愉快,旋即在学术界——当然是在学者的社交媒体圈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而有趣的是,这种强烈反响因为发布在社交媒体上,也就带有了社交媒体的特征,正经说教者较少,嬉笑怒骂者居多。当然,也有一些学者虽然言辞中对上述文章的观点比较不屑,但还是采用了更为理性的态度去探讨这一问题。
有一篇题为《半开玩笑地为科学学者使用社交媒体一辩》的文章,作者克里斯是一位气象学家。文章虽然名为“半开玩笑”,但笔者认为这是一篇严肃讨论问题的文章。
在克里斯看来,社交媒体就是一个工具,其用途是多功能的,而就效能来说,它既可以用于职业发展,也可以用于信息传播。而匿名文章的作者,看来是没有很好地利用社交媒体。
克里斯提出,包括推特在内的所有平台都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内部扩展,即联结自己的同事;一个是外部延伸,即联结外部公众。社交媒体是一种可以加以利用的力量,从根本上加快思想观点成熟和与人共享的步伐。而这样的观点,在2013年有学者的研究对此提供了佐证,认为推特就是一种“虚拟的系部”,这要比用户所在的实际的学术单位——系部大了许多,它有助于同事间的发展和提高,有助于思想观点的传播与交流,也会加速志趣相投者之间的联系。
克里斯的观点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共同使用社交媒体并为相应的图像贴标签,有助于大家共同关注某个学术热点,也会引起可能对此并不知晓的学术同仁的注意与重视。有人所发布的会议简讯、总结,有时候要远比演讲人自己的总结到位。如此说来,很难说这样做就是不认真听讲。谁也不敢保证那些不用推特的人就是更加聚精会神地在听讲。更多的时候,很多在会场上的人不过是在玩电脑,准备自己的发言或者在干其他事情。
其次,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学者)都在使用社交媒体,这一潮流不会改变。年龄相仿的人使用社交媒体更容易建立起联系。那些有社交媒体联系的人,在开过一两次学术会议后,彼此就像是老朋友一样,而这种情谊就是通过在网上的相互点赞和不断互相推送文章建立起来的。在克里斯看来,这种联结方式要远比参加学术会议,不断寻找学术“大牛”做自我介绍从而让他们认识自己来得实用得多。在会议上可以合作的人,未来都可能是所在领域的学术“大牛”。当然,使用社交媒体的作用不是为了这一点,但只要能够与学者不断对话,那么进入学术圈子就会容易得多。这应该算是社交媒体的一个更为积极和更为有效的作用。
再次,社会对学者的贡献有更高的要求。就学者与外部大众沟通而言,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同行评议之外去谈学术成果的传播是不明智的,大多数有才华的研究者也都不会选择这么去做。然而,应该鼓励学者去向外部延伸。比如,像作者所从事的气象科学研究,克里斯就认为,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大众的兴趣点,这就有必要让学者站出来发言。作者进一步指出,民意测验表明,人们所期望的科学家之于社会的贡献,要远远高于律师、新闻记者,甚至也要高于工程师,这种期望实际上是一种信任和认可。
最后,学者利用社交媒体讨论政治观点并无不妥。除了上述匿名文章的观点外,也有人认为学者就时事发表看法有损科学家和学者的客观公正的立场。克里斯认为,学者在提出个人观点时一定有其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明确自己的观点立场,而不必把个人观点隐藏在“虚伪的客观”面具之下。学者和科学家都是公民,有权发表个人的看法。不能说学者的观点就比选举或者退欧活动中那些政治家、专栏作家、社会名流或者其他人的观点更有疏离作用。
总之,社交媒体不过是一个媒介工具而已,人们应该对此应该予以鼓励。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作者观点
传统的象牙之塔已经不复存在
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突破并改变了当今高校与学术圈传统的“象牙塔”的封闭形象及其完全依靠内部的运作模式,使得学者与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学术信息的传播都有了近乎革命性的变革。这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交媒体改变了交流的主体,改变了中青年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的观念。根据一份对美国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的调查显示,从2005~2015年这大约十年间,18~29岁的群体发展最为迅速,由10%的使用者迅速上升到了90%。换句话说,在当下,这一年龄段中90%的人都在使用社交媒体。30~49岁的群体,由不足10%发展到75%;50~64岁的群体,由不足5%发展到超过50%,而65岁以上的群体也由近乎零发展到超过了25%。这一情形在中国以及其他东西方大国基本相同。由此可见,再过十年二十年,不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就会是凤毛麟角了。
第二,社交媒体改变了交流的平台,从过去的平面媒体的交流发展到今天的多媒体与数字化交流的模式。如果给社交媒体下一个定义,那么按照通常的理解,它无非是一种电脑媒介,通过这种媒介工具,任何人和组织都可以在一个虚拟的社区与网络空间中创建、分享和交换各种信息、职业兴趣、思想观点以及图片视频。其共同的特征包括:都是基于网络的应用;由用户发布内容(文字、图像与视频等)构成了社交媒体的肌体;用户在社交媒介公司所设计并负责维护的工具上创建个人简介等;社交媒体由此推动网络空间中人与人或者组织之间的联系。现在,社交媒体大都依赖移动通讯工具和基于网络的技术创建了高度互动的平台,从而使个人、社区与组织之间能够分享、相互创建、讨论与修改用户所创建的相关内容。毫无疑问,社交媒体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个人、组织、机构与整个社会的沟通渠道与联结方式。
第三,社交媒体正在改变学术成果发表与传播的方式。2013年6月,有学者对“推特在科学成果出版领域中的角色作了研究”,该成果就发布在网络上。该文提出,虽然推特的发表内容有限,但却可以对科学家怎样创新观点并加以出版产生深远影响。为此,他们做了大量调查。其结论是,尽管有局限性,也有知识产权等问题,但推特等社交媒体作为实用工具之一,仍将会为21世纪的科学出版提供有益的贡献。此后,2014年到2015年,也有学者探讨社交媒体在学者对公众延伸方面的角色、作用、价值以及对学者的影响。这些研究结论令人欣喜,让我们看到未来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与出版形式,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变革。
《中国科学报》 (2016-08-11 第7版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