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前不久举行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科学普及的重要性。他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些年来,虽然科普工作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但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科技人员,对科学普及作用和意义的认识仍然不大到位。
英国学者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这一点在当代体现得更加突出。知识生产者队伍日益庞大,科技文献数量持续海量增加,科学知识的及时高效传播直接影响到创新发展的进程。
科学普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前提。科研人员总是希望及时了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而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创新创造。
如果很多科学技术信息没有得到及时的传播,科研人员就有可能因为不知晓而错失重大科学发现的机会,或者做一些重复性研究。例如,莱布尼茨实际上解决了许多重要的数学问题,但由于他的大量文稿没有发表,以至于后世数学家做了不少重复性研究。
科学普及是创新成果快速应用的助推器。从历史上看,从17世纪晚期的科学革命到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这个时期是欧洲知识流动和技术扩散的关键阶段,企业家、科学家和技术发明家之间的交流互动,新技术新产品向社会各阶层的扩散和流动,都加速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为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新技术和新产品,要到市场上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要求广大消费主体对新技术、新产品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实现良性循环,才能使创新价值最大化。而科学普及,则是不可或缺的桥梁和手段。
当然,科普对创新的作用远远不止于此。
科学普及除了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之外,还有培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文化的功能。理性、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在动力。时至今日,一些科研人员仍习惯于仅仅跟踪国外同行,缺少标新立异与攻坚克难的勇气,亟须通过科学普及大力提倡科学精神,提高科技人员乃至全社会的科学素养和进取勇气。
建设科学文化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科学普及的重要使命。科学文化的非功利性质保障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使创新者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很难想象,在科学文化很欠缺的社会里,能够不断涌现创新成果、创新人才和创新思想。
因此,“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一个非常正确和适时的决策,相信通过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协同机制,必将培育出郁郁葱葱的创新之林,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基础和强大动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