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平媛 王增强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30 8:36:20
选择字号:
王众托院士:为师者应激发学生创造力

王众托

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创新活动,不必刻意追问创新成果的大小,主要是着重培养创新意识。、

眼下正值毕业季。从象牙塔中走出的学子们,带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开始进入社会。其实,大学阶段对于青年人至关重要,为师者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在大学的关键时期,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演示对问题的分析方法,着重介绍如何将抽象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

在我看来,教学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是知识的传授。基础知识的传授要讲求方法,不能照本宣科,抑制学生的理解力,而是应结合自身体会,让学生理解。一个人在大学毕业后的发展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时打下的基础和培养的自学能力。打好基础并掌握方法,就不怕接受新的东西、不怕转行,而且还会善于抓住新的机遇,尤其是现在交叉学科的发展更需要深厚的基础。我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经历了中国工业从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到网络化、智能化的过程。自己曾两次转行,都是凭着比较广泛的基础知识和自学能力,适应了工作的变动。

其次是方法的传授。老师应在讲解内容的过程中渗透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久而久之养成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成绩好和能力强不一定等价。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完全用苍白的分数衡量学生能力。学生自己要意识到运用知识的能力之重要性。在如今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的信息时代,提高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批判性思维很有必要。

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人类的历史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要靠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新的需求会涌现出来。为了改变现状,就需要在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上进行创新。

当前,大学校园里正在逐渐形成群众性创新的氛围。我认为,大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给创新打造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学生应多参加一些创新活动,不必刻意追问创新成果的大小,主要是着重培养创新意识。这就要求他们不能尽信前人,要敢于质疑,敢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挖掘大脑潜力,提升创造力。

另外,全面发展也很重要。人文、经济、社会等学科知识对理工科学生一样有帮助。多读其他方面的书,既能开阔眼界,训练思考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生活情趣。

(本报通讯员张平媛、王增强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6-06-30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