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30 8:48:22
选择字号:
上海东方科技论坛
微流控技术将变革生物医疗领域

 

本报讯(记者黄辛)以“微流控技术及生物医疗应用发展趋势”为主题的上海东方科技论坛日前在沪举行。包括中科院院士王曦等来自科研、高校、临床医学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认为,以微流控为代表的生物芯片技术开始进入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已成为全球生物技术和医疗产品多样化创新的重要方向,或将迎来生物医疗领域的产业大变革。我国须集中各方力量,抓紧建立微流控等生物芯片领域的科研高地,加强协作交流,争取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微流控芯片是通过对微米级通道网络内流体的驱动和控制,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厘米尺度的芯片上,最终实现“芯片实验室”。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林炳承在报告中指出,微流控芯片单元结构的尺度,使它有可能同时容纳分子、细胞、仿生的组织,甚至器官,而芯片特殊的流体精准操控体系又能同时捕捉物理、化学和生物数据。

林炳承团队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先后构建了肿瘤细胞三维共培养模型、肿瘤多器官转移的模型等,实现了在生物体外测试研发中肿瘤药物的实际药效。同时,科研人员还研发成功了一种使多种细胞及组织在体外共存的类器官多功能微流控芯片。该芯片可以同时测定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等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药物的抗肿瘤和肝毒性评价,初步具备了试验用动物的功能。

微流控技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在于医疗诊断和精准治疗,也已成为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核心技术制高点。该技术走向常规检验领域,将使得偏远地区医疗诊断技术快速普及和提高。

专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医疗行业正朝着个性化医疗方向发展,微流控技术将越来越多应用到即时诊断、新药研制和精准医疗等领域。

《中国科学报》 (2016-06-30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