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婧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6/17 21:03:45
选择字号:
博物馆奇妙夜:与恐龙比邻而眠

学习拼装恐龙骨架

■张婧

坐落于北京西直门的中国古动物馆于1994年10月建馆,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创建的,中国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为载体,系统普及古生物学、古生态学、古人类学及进化论知识的国家级自然科学类专题博物馆,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古动物博物馆。

经过20多年的摸索,中国古动物馆已经成长为国内名列前茅的古生物专题博物馆。馆内基本陈列由古脊椎动物馆、树华古人类馆、小达尔文实验站及东厅特展厅组成,通过丰富的展品和故事,以及集科学性、互动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多种多媒体电子游戏设备,向观众系统地介绍了史前脊椎动物的起源及其进化历史。珍贵展品包括来自非洲的特殊礼物“活化石”拉蒂迈鱼、亚洲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被称为“中国第一龙”的许氏禄丰龙、被编入我国小学课本的古动物黄河象的骨架,以及神秘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前复制的仿真模型等。

中国古动物馆创办的“小达尔文俱乐部”,定期组织专家科普讲座、野外考察、化石发掘、筛选和修理,以及模型制作等科普教学活动,是中小学生古生物爱好者的课外科普学堂。其中,“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深受广大恐龙迷的喜爱。

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以中国古动物馆展厅互动式讲解为基础,结合3D电影、密室寻宝、修复化石、装架恐龙模型、学习野外生存技能、自制地层三明治等精彩环节,不仅涵盖了化石修理、古生物骨骼结构、地层知识、野外生存知识,还培养了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有限的时间内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将繁复的专业知识有效地转化和解读。

其中,亲手修复化石和夜宿博物馆等活动环节成为孩子们难忘的经历,每位小朋友将得到一块属于自己的来自5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在古生物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利用专业的化石修复工具,在学习到三叶虫知识的同时学会修复化石。晚上,孩子和家长协作搭建帐篷,在夜晚的灯光下观赏恐龙的化石,与恐龙比邻而眠,进入梦乡。

中国古动物馆孔明智老师介绍说:“博物馆奇妙夜活动专注于青少年儿童的科技教育和素质教育,主张‘做中学’‘学中思’,将科学知识融入有趣而新奇的探究性实验和体验式活动中,引导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带领孩子们像科学家一样工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科学、探索世界。”

《中国科学报》 (2016-06-17 第3版 科普)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