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党的十八大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国工程院联合国家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启动了“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咨询项目。
从2013年5月起,项目组组织20多位院士和200多名专家,赴福建、浙江等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地区综合调研,经分析研讨形成了一期项目研究报告。今年年初,二期项目也已启动,进一步探讨那些尚未明确的问题。
咨询研究展现智库价值
“这个项目不是平白无故掉下来的。在此之前,已有深厚的研究储备和历史积淀。”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项目组的并列组长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强调。
早在199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的水资源系列研究中,就已经着重研讨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理念方针和原则等问题。在2002年的林业战略研究以及2008年的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中,首次提出将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目标。
正是因为多年来的一系列战略咨询研究,“生态文明”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被一步步厘清、理解并深化,从而不断为中央决策成熟提供理论储备。
当前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咨询项目,锁定资源节约、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三大支柱,探索它们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融合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在沈国舫看来,像这样的战略咨询研究,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如何影响政府决策。而这也是国家建设高端智库的意义所在。
例如,作为对过往 “重利用轻保护”倾向的纠偏,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了生态保护,未提到生态建设。但生态保护是不能涵盖全部生态治理活动内容的,而且,沈国舫等专家还认为,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同时,理应辅以合理的经营和利用。
“国际经验已经证实,在保证对环境低影响的前提下,是可以合理经营利用自然资源的。”沈国舫说。
在“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咨询项目的进行过程中,专家将上述意见呈递给中央有关单位。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均作出强调,并提出了“在生态建设与修复中,以自然恢复为主,与人工修复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上接天气下接地气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是项目组主要成员之一。在一期项目中,他主要负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和能源变革”课题。
他用一句话总结了这项工作的特点:“上接天气,下接地气。”所谓“接天气”,是指能源革命与全球气候变化之间休戚与共的关系。而“接地气”,则是因为所谓的“重大战略研究”解决的正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项目调研过程中,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使杜祥琬甚为感慨。课题组在鞍山调研时,实地参观了该市的一个垃圾填埋场。一个巨大的深坑,已经填了一半多,工作人员说还能继续填。
“山沟是有限的,可垃圾是无限的呀。”杜祥琬感叹道。
该填埋场做了防渗漏和抽取甲烷等措施。“这样做在我们的一些标准中,就已经被称为‘无害化处理’了。”杜祥琬说。但严格来讲,这种填埋方式不仅做不到完全对环境无害,离资源化利用的愿景更是遥远,绝非长远之计。
“垃圾问题处理不好,又何谈建设美丽中国呢?”杜祥琬说。
其实,我国并非缺乏相关技术。在江苏省调研时,课题组参观了当地企业的垃圾发电设施。在现场,甚至连垃圾处理厂常见的二噁英气味也闻不到,是相当先进、清洁的技术。
“可盈利、环境影响达标、主要设备可国产化,这样就具备了可推广的条件。”另据杜祥琬所知,国内这样的工厂不止一个,但尚未实现规模化。“我们需要的是一整套政策和产业链条。” 专家相信,看似“上不了台面”的垃圾困境,其实是不折不扣的战略问题。基于这一认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成为二期项目的四个课题之一,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美丽乡村建设”等宏观的命题一起,作为项目组下一步的重点研究目标。
政策导引民间盘活
“生态文明建设若干战略问题”项目报告中明确提到了能源结构的变革。其中一个目标是,到2050年,将天然气、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我国一次能源的一半以上。
尽管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面临诸多质疑和技术难题。但在调研过程中,一个故事让杜祥琬有了新信心。
在河南省濮阳市一个几十户人的小村庄,农户都养猪。于是村里一个农民开动脑筋,自己造了一个沼气池,利用猪粪等原料生产沼气,很好地解决了村民的用气需求。用沼气烧出的火,比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烧的火还旺。制造沼气剩余的渣滓,则经由专门的管道,灌溉进小麦地里。被这种肥水浇灌出的小麦,长得格外茂盛。
杜祥琬一行人临走时,这位农民说了一句令大家都印象深刻的话:“虽然都是甲烷,但西气东输的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我们村的沼气可是可再生资源!”
“从这件事情我们切实感到,人民的能源观念已经有了质的提升,甚至已经上升为行动力。”杜祥琬说,“所以政府更应该重视政策引导,使这些技术得到推广,实现规模化。”
《中国科学报》 (2016-06-07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