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国空间科学研究成果与大国地位不相称 |
专家建议应制定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 |
科技日报讯 (记者李大庆)“未来空间科学探索正酝酿着重大突破,可能推动新的科学革命并带动技术革命。但我国的空间科学还相当薄弱,科学卫星之少与空间大国地位不相称,应制定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将发展和振兴空间科学作为我国航天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突破口之一。”日前,在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学术年会上,中科院光电研究院顾逸东院士介绍了由他领衔承担的中科院学部《发展我国空间科学若干建议》咨询项目。
项目于2014年9月启动,2015年3月完成结题报告,研究成员包括20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在学术年会上,顾逸东说, 1970年以来,已有多项空间科学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空间科学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太阳系、地球和物质运动规律的认知,其探索正酝酿着重大突破,预计21世纪将出现对物理学、生命科学、宇宙科学和地球系统认识的重大飞跃,可能推动新的科学革命并带动技术革命。
咨询报告对中外空间科学的整体情况做了比较分析。2014年全球在轨卫星共937颗,其中科学卫星92颗,而我国竟没有一颗科学卫星。目前全球在轨卫星1381颗,科学卫星约100颗,中国仅有2颗科学卫星(暗物质卫星和微重力科学卫星)。顾逸东表示,科学卫星之少,与我国空间大国的地位不相称。
与其他空间大国相比,我国在空间科学投入上也有很大差距。2000—2014年,在空间科学投入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年均60.8亿美元,欧洲航天局(ESA)年均22.7亿美元,日本宇宙航空研发机构(JAXA)年均4亿美元,而我国所有来源的空间科学年均(同期)投入估计在1亿美元左右。“我国的空间科学论文数量排世界第7位,被引用次数排世界第12位,严重依赖对他国公开数据的二次分析,目前尚无被国际同行公认的重大成就。”顾逸东说。
咨询报告指出,21世纪的空间科学将破解重大的科学之谜,应借此机遇推动我国基础科学的重点突破,为我国经济和高技术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报告建议,制定国家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将发展和振兴空间科学作为我国航天和基础科学研究的主要突破口之一,完善空间科学领导管理体制和研究体系,使空间科学、空间应用、空间技术三方面协调发展。
顾逸东介绍,我国计划今年9月发射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开展多学科的空间实验和探测;11月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在太空做巡天和定点观测,以发现超大质量黑洞,研究中子星和黑洞强引力场中的动力学和高能辐射过程;2021年我国还将和法国合作发射宇宙变源监视器,以研究伽马射线暴、伽马暂现源、活动星系核AGN、新星等的性质。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