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题为《两个实验室的故事——我们在中国和美国的学术之旅》的文章,刊登在著名的国际科研期刊出版公司自然出版集团的官方网站NatureJobs栏目上。该文的作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教授邢德峰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授任智勇,他们介绍了中美两国青年学者不同学术体制下的成长经历。发表在全球性重要科学家工作经历分享栏目的这一文章引起了关于中美科研体制的热议。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两位作者,得到两位青年学者关于中美科研体制更多意见的分享。
两位青年学者一致认为,目前中国的科研环境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统计局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中国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已经占GDP的2.1%,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曾预测,中国的研发支出将在2019年前后超过欧盟和美国,跃居世界首位。中国研发支出的爆炸式增长以及科研工作者成长环境的不断改善,使中国由“人才外流”逐渐反转为“人才回归”。自然出版集团近期发布的《转型中的中国科研》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5%留学的博士及博士后决定在5年内回国继续科研工作。
两位学者也表示,中国一直致力的科研体制改革仍有较大的空间。
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高效管理制度。科研管理与评估制度应以科研规律为导向,建立合理的科研审批、考核与高效的经费管理制度。邢德峰表示,青年学者应更多投身教学和科研工作,如果能够让科研人员减少各种重复性的评估和繁杂的财务报销和审计流程,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科研工作者投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相比之下,美国科研经费的分配、使用和监督机制较为成熟,科研经费的拨款与审核彼此独立,较好保证了公平和公正。
建立可激发青年学者的资源分配体系。青年学者处于科技创新的黄金年龄,目前中国的大部分科研资源申请存在职称门槛。邢德峰谈到,应该鼓励青年科研人员申报重点或重大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团队,让职称不再成为申请的障碍。美国的项目申请并不存在职称上的限制。任智勇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例介绍说,该项基金不论是助理教授、副教授还是正教授都可以申请,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接受评估。基金的申请更多的是评估申请书本身,而不是考虑申请人是否为正教授或者院士。
建立鼓励青年学者投身具有长期效益和重大研究项目的机制。邢德峰以美国“引力波”项目为例,在20多年仍未得到理想成果的情况下,主要资助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研究团队都没有放弃,最终证实了物理学界的百年猜想。引力波的发现反映出的是美国对基础科学研究持之以恒的重视和支持。但同样应该认识到的是,所有科研项目都成功,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社会不应给科研人员过大压力,要宽容失败。任智勇也认为,科研是探求未知的行为,如果实验不成功就要追究责任,那么不仅会导致很多人放弃做高风险高回报、具有突破性的工作,还会催生造假,所以公众应该重新考虑对科研的评价标准。
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报酬体系。任智勇表示,美国科研经费开支的一大部分是用来支付科研团队的工资与福利。这部分比例一般可达50%左右,并且政府和其他资助部门会提供明确的科研报酬分配政策,以在科研劳动中投入的时间、绩效产出、员工岗位等划分工资等级和薪酬水平,从而建立了公平的薪酬制度。而中国禁止具有工资性收入的课题组成员在纵向项目经费中获取科研劳务费,且劳务费预算上限常常较低,一般为10%到15%。这一方面可能降低了科研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使负责人可能很难招聘和留住优秀的研究人员。因此可适当调整科研劳务费的比例和范围,根据聘用人员的劳务工作量合理设置薪酬和绩效奖励。(原标题:85%留学博士和博士后决定5年内回国)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