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晨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5/12 8:30:42
选择字号:
营养困境:轻了立法 “重”了娃娃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晨阳

日前,《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一项关于中国山东农村儿童肥胖情况的研究报告称:近30年间,山东省农村肥胖儿童数量呈井喷态势。其中,超重男孩的数量从0.74%增长到16.35%,女孩则从1.45%增长到近13.91%。

专家指出,儿童超重问题遗患深远,国人亟待树立“营养”理念,营养立法需提上日程。

“胖娃娃”文化推波助澜

这项研究的联合作者之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迎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称,我国农村的肥胖问题比城市滞后10年,目前农村儿童也进入了“肥胖流行”阶段。

据北大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介绍,在发达国家,肥胖主要是在低收入、低文化程度人群中流行,而我国当前,高收入、高文化程度人群仍是肥胖重灾区。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超重人群百分比的每一点上升,背后都是大量健康出现问题的个体。

“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西部地区也可能出现同样的问题。”他说,鉴于儿童时期的肥胖往往延续至成年,并带来一系列慢性疾病风险,长此以往,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建设将是一场灾害。

马冠生表示,就我国城乡而言,经济转型期的膳食结构改变、身体活动减少及肥胖易感环境等是“罪魁”。但与此同时,文化、社会时尚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胖”意味着福气和健康。尽管世界卫生组织早已将肥胖定义为一种疾病,但家长仍鼓励孩子多吃东西。这种情况,在乡村尤甚。

“双峰”并立格局待解

在乡村“胖娃娃”数量井喷的同时,农村儿童营养不良导致的发育问题也普遍存在。这种儿童营养方面的“两极分化”,低体重与肥胖并存被形象地称为“双峰现象”。

“双峰现象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特殊表现。”张迎修说,但总的趋势是:低体重率逐步降低,肥胖率继续上升。未来,“双峰”可能变为“单峰”。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科学所研究员林旭表示,这种营养既“缺乏”又“过剩”的状态并不矛盾:“胖孩子也会出现微量元素缺乏、贫血等问题,而像维生素D等脂溶性维生素会在脂肪组织中积累,由此出现人越胖,就越容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的情况。”

据她介绍,人们通常所说的营养过剩主要是指膳食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产能营养素过剩。而带来这些问题的洋快餐、软饮料等“垃圾食品”却往往严重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

在北方农村,一些家庭虽然吃肉不多,但是烹饪习惯重油重盐,再加上体力活动的减少,也会导致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同时存在的局面。

营养立法长期缺位

肥胖不仅是一种病,还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和多种癌症密切相关。而科学合理的营养,是国际公认的预防控制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疾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在日本,“食育”早已成为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54年通过的《学校供食法》明确规定在中小学校推行学生营养午餐;2005年更是通过了《食育基本法》,将其作为一项国民运动。日本近50年的经济发展、人口素质提高,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营养立法和营养工作。

反观我国,不仅尚未针对营养进行立法,在研究和教育等领域,对营养科学的重视程度也很不够。

在国内,单纯的营养科学研究缺乏相应申请途径,常常不得不与疾病相关研究项目捆绑申请;另一方面,由于营养科研方面缺乏长期投入机制,国内目前的全国营养调查多为单个时间点的“横断面”研究,缺少对大样本人群的长期追踪随访和大型人群营养干预数据。

“一个直接的后果是,我们很多营养评估和推荐标准的制定,缺少中国人自己的大数据支持,只能参考西方人群数据。由于中西方人群在遗传背景、膳食生活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国外数据是否适合中国人还未有定论。”林旭说。

马冠生则指出,尽管科研人员已经提出了一系列较为成熟的儿童超重干预措施,但我国仍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控制策略。而相关部门提倡的学校健康教育和体育活动课,也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儿童肥胖的问题都是老问题,分析得也都很透彻了,现在最关键的是,国家什么时候能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实际行动。”他说。

马冠生最后提出,迎战儿童少年肥胖问题,最需要一个有利于肥胖防治政策执行的社会支持环境,需要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卫生部门、立法部门和普通家庭的通力合作。

“要把防控肥胖等健康政策融入所有相关部门的政策,需要全社会都动员起来。”马冠生说,“否则,我们就轻而易举地被‘胖’压垮啦!”

《中国科学报》 (2016-05-1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