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佳雯
近日,科技部、中宣部对外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这份旨在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导的文件,在科技圈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基准》发布后不久,有8位学者联名发表了题为“对《基准》中一些问题的意见”的文章,直指其中存在的问题。该文章在新媒体平台得以迅速传播,进而掀起一场广泛讨论。
学者为何不买账?
面对近来屡遭诟病的国人科学素养问题,该《基准》的发布为公民科学素质提高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框架,让大众自身科学素养提升及科普工作的开展等有所依托。
但为何学者却对这份文件不买账呢?上述联名文章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等人在文章中,对《基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的阐述。
联名文章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张双南在采访中解释称,《基准》中不但存在一些技术层面的错误,如表述错误、不确切、不严谨之处,而且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内容纳入,令他感到十分困惑。
除此之外,其中提出了26条基准、132个基准点,具体内容既涵盖以科学态度认识世界等观念层面的内容,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具体科学领域的知识,还将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急救、防灾、应急常识等纳入其列。
然而,科学家眼中,这样宽泛的覆盖面是将公民科学素养与科学知识混为一谈的结果。“这其中要求的知识面有点太广了,许多科学家调侃,按照《基准》来测试,我们这些科学家谁能及格?”张双南笑称,“至少我觉得自己很难及格。”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难弥合?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对广大群众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在科学家眼中,是否应该将其纳入《基准》却是另一回事,这也成了《基准》备受争议的焦点。
“从现代科学角度看,这些内容显然不属于科学的一部分,单纯从科学角度来说,也不该纳入《基准》。”陈学雷说,《基准》制定者应当是基于我国现实情况的考虑才涵盖这些内容。即便如此,他仍认为其中的提法“不太全面、不太妥当”。
在他看来,如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纳入《基准》,应本着让公民“破解这些不科学的说法,理解它们是有问题的”这一方向,提醒公众识别其与经过检验的科学之间的区别。
但《基准》却指出,这些内容“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这让陈学雷无法认同:“《基准》中的表述是完全肯定这些内容,也就是认为这是现代科学的一部分,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
对这部分内容,张双南明确表示反对,“我对这部分内容持全盘否定态度,这是严重的大方向错误。”他认为,这些内容是明显的“民科”“伪科学”“反科学”,不能与现代科学挂钩。“技术性错误仍可以弥补,但出现类似的原则性错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陈学雷也坦言,指出问题比较容易,但将其做得更好却很困难。“特别是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其中很多内容与现代科学并没有完美衔接,怎样实现既尊重传统文化,又让公众理解它与科学之间的差别,这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陈学雷说。
因而,专家建议类似《基准》的制定,应在更广泛的范围征求意见,并在制定过程中既重视分工又保证最后统一审稿,同时在文件定稿后,请独立专家予以审阅,以保证从方法上做得更好。
《基准》沦为应试“教条”?
人的教育程度不同,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也有所不同。但科学素养的高低是否该由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来决定?专家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科学素养应当是基本的认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而非科学知识的问题。”张双南表示,如按照《基准》的要求执行,每个百姓都要成为“百科全书”,这不现实也不必要。
“我们总是分不开科学知识和科学素养,总是过分地强调知识,而不是强调科学素养。”张双南遗憾地表示,这是《基准》“最大的败笔”。
对《基准》采用测试的形式,专家也多存在质疑。从科学普及、教育等层面来看,《基准》划定一个范围是有必要的,但是否需要采用测试这种形式却值得商榷。对此,陈学雷坦言:“《基准》不能搞得太教条。”
张双南也认为,《基准》有点像“应试教育,划定知识点,大家把知识点背完就行”。问题在于,如同应试教育一样,即使公民掌握知识点,仍不一定理解科学是如何发展探索的。当日常生活中遭遇伪科学时,也很难具有分辨能力,这也是令张双南最担心的地方。
面对质疑,许多人期待《基准》制定团队能予以回应。在8位学者的文章发布后,曾有一份《基准》制定成员的名单流传。但经记者求证,流传名单中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志强表示未曾参与该工作。而该校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任定成则表示,自己虽曾主持起草过两份《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但也并非如今官方发布的这一版本,并拒绝对有关讨论予以回应。
《中国科学报》 (2016-04-26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