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妥 来源:浙江日报 发布时间:2016/4/8 10:52:05
选择字号:
时评:雷同论文打了谁的脸

 

临近毕业季,多个涉及硕士论文抄袭事件的新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这些新闻里值得注意的是,两篇分别来自华东理工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且完稿时间仅相隔两个月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度雷同。这两篇论文,从标题到目录设计再到正文内容和参考文献均高度相似,大幅段落几乎一字不差,仅有“致谢”部分有较大差别。

且不谈究竟是谁抄袭了谁,但是论文抄袭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却是不争的事实。的确,在“毕业即失业”的忧虑中,象牙塔里的诸多学子在就业压力下,往往难以集中精力来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有的选择敷衍了事,有的选择寻求代写。于是,本该成为考量数年学习成果的毕业论文却催生出一个庞大的论文买卖市场。

不得不深思,是什么滋长了这样一种氛围?又是什么放纵了这个市场的成长?

高校自身无疑要承担极大的责任。毋庸讳言,当前论文审定机制相对不完善且存在一定漏洞,往往随意拼凑一篇论文就可以瞒天过海,这样的低门槛也就让更多的“枪手”涌入了这个市场。在市场化竞争的背景下,不少缺乏基本道德底线的“枪手”更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一稿多投,于是雷同文章频繁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问责机制的欠缺也是一大诱因。论文抄袭被举报后,往往难以追究相关人的责任,特别是缺乏对论文提供方的追查渠道和惩处机制,更是助长了论文买卖的泛滥猖獗。

客观地说,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市场提供了便利。在淘宝上搜索“论文”这个关键词汇,可以找到29.21万件宝贝和13254家相关店铺。各种如“实力操作”“专家执笔”等广告词更是刺目,甚至还有美其名曰“专业代理文章修改”的论文贩子。

再回想去年,中国百余篇国际论文轮番被撤,狠狠地打了中国学术界脸面:3月,英国现代生物出版社撤销43篇论文,其中41篇来自中国。8月,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撤回旗下10本学术期刊上发表的64篇论文,绝大部分来自中国。10月,拥有《柳叶刀》《细胞》等知名学术期刊的出版巨头爱思唯尔撤销旗下5种杂志中的9篇论文,全部来自中国。

由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联系国内那些令人咋舌的论文买卖产业链,其引发的是对科学道德和科学诚信建设的巨大疑问。如果继续放纵这个论文买卖市场,可以想象,诞生的必然是一批又一批不合格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当整个科研的根基都荡然无存的时候,下次被打的恐怕不仅仅是中国学术界的颜面,直接威胁到的是中国科研水平的总体提升甚至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绝非危言耸听。

不管是进一步修正高校论文审核机制,还是完善立法加大追责和惩治力度,抑或强化第三方平台监管,乃至从根本入手提高广大知识分子的道德自律意识,哪怕触动再多人的利益蛋糕,打击论文买卖行为都必须先迈出第一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