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本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张佳宁 刘丹依
刘娟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她的父母就在大学任教,受到家庭熏陶,她自小就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我觉得当老师受人尊重而且非常光荣,我也喜欢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
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在1986年从北京经济学院经济数学系毕业后,刘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校任教。
时过境迁,当初的北京经济学院早已更名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当初那个刚毕业的小姑娘也已经成为了桃李天下的师者。2006年,刘娟荣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1年,她被评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学名师;2015年,她又被评为第十一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育人,惟贤惟德
“如果你只教知识,就把教师这个职业看低了。”在刘娟的观念中,除了教书之外,老师更承担了育人的职责。
自1986年任教以来,刘娟主讲的课程包括统计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经济统计学等,涵盖了本科生、研究生和MBA三个层次。但不管教什么课,在上第一节课时,除了介绍课程内容外,刘娟都会把剩余时间用来向大家介绍她是什么人,她要做什么样的老师,她希望自己做到什么,学生做到什么。
“在课堂纪律方面,我为了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上课拖拉、上课吃东西等都会被我批评。”采访中,刘娟说她坚持记考勤,迟到也算半次缺勤,因为她觉得“迟到能反映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
杜彤伟是刘娟教过的一名学生。据她回忆,有一次,下午第一节课有同学犯困,刘娟便把犯困的同学叫起来,讲过去的人们在生活条件差时怎样努力学习,激励大家珍惜时间,在思想上主动学习。
“严师出高徒,这样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刘娟说,“如果学生在毕业工作后,能想起来在我的课堂上确实学到了一些东西,就值了。”也的确有很多上过刘娟课的学生在毕业后,仍会跟她保持联系。这是她一直以来坚持育人原则的结果。
教学,常变常新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育人”之外,“教书”更是本职工作,为此,她也费了不少脑筋。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刘娟很注意鼓励学生把实践课堂中最感兴趣的课题,申报为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课题。近年来,她所教授的大多数班级也都在课程中积极申报课题,参与者几乎涵盖了班级所有学生。而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她也会专门拿出两课时对学生的创新研究活动进行指导。
“大学生科研创新应该以‘小知识的发明和创造’为指导思想。”刘娟经常鼓励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中未加以关注的有趣现象和小课题进行研究。也正是在这样的鼓励下,“SRT:地铁十号线二期对樊家村周边环境的影响” “北京市空巢老人现状的调查研究”等一批校内大学生创新项目不仅获得学校奖项,也颇具社会价值。
与灵活的教学形式相对应的,是灵活的考试方法。在考试的问题上,刘娟不喜欢拘泥于传统形式,而是根据学科内容、特点制定特殊的考核方式。“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学生打分,而是要看学生到底学没学,学得怎么样。这个目的达到了,考核的形式就是合格的。”
于是,对于《市场调查》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刘娟采用抽签选题,选完当场回答老师问题的方式;对于《多元统计方法》课程,她又采取了上机考核的方式。“通过灵活的考试方法,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反馈效果都不错。”
为师,亲力亲为
“为人师表,就是说自己要先做好,然后才能教育别人。”这是经常被刘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近年来,刘娟先后出版了专著和教材3部,参与国内通用教材编写2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等项目11项……而在教学上,她维持着常年高课时量工作,始终亲力亲为。据她的一名学生回忆,刘娟曾经生过一场重病,严重到要做手术的程度,但她仍然坚持站在三尺讲台上,直到必须得做手术了才找了其他老师代课,这份责任心让学生们很感动。
除此之外,刘娟还尽最大努力鼓励学生们走出课堂,打开更宽广的事业。1992年,刘娟参加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统计学方法的暑期培训项目,收益颇丰。2011年,已经担任统计学院教学副院长的她将这一项目引进到学校,目前开展了5年,已经有十几名同学毕业后申请到了国外知名高校攻读研究生,回国后也常来看望她。“能够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他们了解世界,我觉得很有价值。”
《中国科学报》 (2016-04-07 第6版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