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3/31 9:40:57
选择字号:
“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开展

 

 
 
 
 科学网3月31日上海讯(记者黄辛)中国最早的航空工程系、中国第一部航空史著作《中国航空史》、新中国第一代飞机总设计师;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负责人、中国首次导弹核武器试验的总负责人,中国最早投入型号试验的中超音速风洞和大型低速风洞的总指挥;中国第一个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中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火箭的技术负责人;中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者;中国第一代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副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钛合金研究与应用的创始人……这些“第一”都与交通大学息息相关。 今天,钱学森图书馆全新展出的“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让世人重新了解了这些原本不为人所熟知的新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第一”。
 
献礼交大百廿校庆 庆祝航天六十华诞
 
2016年是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同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60年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标志的辉煌成就。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今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以期通过航天日向全民普及科学知识,形成崇尚科学、创新与探索的社会风气,激发广大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的探索和求知。 为此,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校友总会,于3月31日起面向公众推出“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向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和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献礼。
 
1896年,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办学理念,倾其心力创办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开启了交通大学跨越三个世纪的宏伟篇章。1930年代初侵华战争爆发初期,交通大学积极响应“航空救国”的号召,开设“航空工程”课程并于1935年在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了我国首个航空门(系),肩负起发展航空科技和培养航空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上海沦陷后,航空门教学被迫中断。1942年交通大学在重庆设立分校,重新设立航空工程系,扩大师资,不断添置设备、扩充规模和改进课程,逐渐发展壮大,使得交通大学成为当时国内航空工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学校之一。1952年院系调整时,交大航空系先后被调整到南京、西安,并以此为基础组建了西北工业大学。
 
1996年交大百年校庆后,学校分别于2002年复建航空航天系,2005年成立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2008年成立航空航天学院。航空航天学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空天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培养高层次的国际化空天科技人才,正在迅速崛起为国内一支重要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 回顾建校至今120年的办校历史,交通大学作为我国工科教育的先驱与翘楚,不仅为航空学科的创建、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被誉为“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人才的摇篮”。他们和千百万航空航天人一起,创造了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奔月的梦想。
 
翔实史料描绘交大历代空天英才群像
 
本次“思源 飞天——逐梦苍穹的交大人”特展以编年体为主、专题体为辅,拟通过照片、文献、实物以及多媒体等翔实丰富的史料和展现形式,全面反映了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科的艰难初创、风雨兼程、勇攀高峰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和丰硕成果,重点展示了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以及高级管理人员为代表的杰出英才,展现他们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无私奉献的光辉事迹以及百折不饶、求真务实、锐意创新的精神风采。 如本次展览首次对外展出的,1947年时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钱学森就母校航空系采购风洞设备给交大的回信原件。此外还有曾任航空部副部长的交大首届航空门毕业生徐昌裕的珍贵资料:1956年1月周恩来总理签署的任命徐昌裕为第二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局(四局)副局长任命书等。我国飞机自行设计工作的奠基人之一、193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门的黄志千烈士的毕业成绩单以及中校军衔肩章等珍贵文物。
 
探索临近空间全新领域 交大空天人一直在努力
 
科学报国始终是交大人不变的梦想。从钱学森学长到顾诵芬院士,从最早的航空工程系到如今的航空航天学院,一代又一代交大空天人在这个梦想下不懈奋斗。作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的新生力量,交大航空航天学院已开始在临近空间、大飞机、高超、分布式SAR、北斗、空间平台等航空航天领域发挥作用。
 
来自交大航空航天学院临近空间研究团队的周平方老师在本次展览上向记者介绍了交大空天人在临近空间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临近空间(Near space)是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域,由于其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而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临近空间飞行器是指只在或能在近空间作长期、持续飞行的飞行器或亚轨道飞行器或在临近空间飞行的高超声速巡航飞行器,具有航空、航天飞行器所不具有的优势,特别是在通信保障、情报收集、电子压制、预警等方面极具发展潜力。对于人类而言,临近空间区域仍是一片处女地,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临近空间浮空器研制是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全新领域,且越来越受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战略重视。2015年9月,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学院临近空间研究团队在新疆马兰进行代号“4Q00I-1”飞行试验,圆满完成某XX新概念浮空器临近空间往返飞行试验,使交大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既具有深厚学术研究基础,又具备大型工程组织实施能力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总体单位。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