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6/3/17 10:16:13
选择字号:
课堂低头族,谁的“病态”

 

■陈彬

近段时间,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首先是媒体报道,重庆某高校为了让课堂低头族能认真听课,推行无手机课堂,上课时间不准玩手机。再者,有网友不久前也分享一张照片,某老师为了遏制学生玩手机分心的状况,特别在教室设“手机袋”保管手机。而在今年的两会上,贵州大学校长郑强更是直言,大学里学生上课玩微信是一种“病态”。

应该说,大学校园里的“低头族”早已不是一个新的现象。课堂上学生们只顾埋头于手机而影响讲课效果的报道也不在少数。一些人甚至也早就在疾呼,将手机清除出大学课堂。似乎手机已经成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一大公害。

但是,即使我们将手机全部清除出课堂,就能保证学生们抬起头,紧盯住眼前的黑板吗?必须承认,低头族在校园的泛滥其实是有一定客观原因的——大学阶段正值学生们精力最为充沛的时期,他们活跃、渴望交流,同时对新技术又充满好奇,而这些正是手机所具有的最大优势。

也就是说,在这场“手机”与“课堂”对学生注意力的“争夺战”中,面对手机的优势,传统课堂缺乏互动性,以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几乎没有胜算。此时,将手机清除出教室,当然可以起到“直接杀死对手”的效果,然而问题的根源依然没有解决,学生们的注意力还会被别的事物所吸引。必须承认的是,在我们目前的大学课堂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授课的吸引力也许还比不上一本课外书。

上课玩手机,究竟是手机的病态、学生的病态、还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病态?

笔者并不反对大学课堂中采取一些限制手机使用的方式,但在此必须强调的是,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并不在于手机本身,而是我们的课堂缺乏对学生注意力的足够吸引。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思考的重点还应该放在如何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如何给予学生更多他们感兴趣的前沿知识,如何利用多媒体给予他们立体的感受等方面。简单地清除手机就如同筑坝拦洪,适当地做是可以的,但最终的解决方式依然是“疏”,而不是“堵”。

《中国科学报》 (2016-03-17 第7版 视角)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