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卉
3月2日是政协委员到两会驻地报到的日子。就在当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蓝还赶去参加由农工党中国社科院支部组织的一个生态农业调研成果发布会,期望通过交流完善他的两会提案——《建议国家加大“生态扶贫”的政策扶持力度》。
此前,李蓝参加了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农工民主党北京市委生态农业课题组主持人邢东田组织的一些相关课题调查,觉得这个议题非常重要,决定总结提炼提交到两会。通过调查参与,李蓝也获悉了一些“靠谱的”生态农业生产经营者名录。
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如何引导动员组织广大城市消费者,以购买生态产品的方式参与脱贫攻坚工程是这一课题的核心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农产品持续生产,突破销售瓶颈,带动生态农业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既扶贫,保护了生态,也有助于消费者自身的健康。
李蓝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在调研中他注意到,现在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很重视生态,尤其是地方政府官员,以前是只管GDP,但现在是真心实意想要美好环境,推心置腹地希望专家或者中央能够帮助他们把生态做好。
“在甘肃、广西、贵州等地做调查,领导干部现在的心态都是这样的。这一点特别重要。”故乡在贵州的李蓝介绍说,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省区先后提出了生态扶贫的新思路,把“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作为扶贫的新模式和新方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特色产业。
但是李蓝认为,生态扶贫目前虽然有了良好的造血机能,但由于产品流通渠道不畅通,社会信任度低,规模效应低导致了价格高,生态扶贫这个新生儿还是不能茁壮成长。
李蓝对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诸如:总结贵州等地的生态扶贫经验,将其提炼成国家政策;以精准扶贫思路为指导,在全国精心布点选点,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和西北干旱地区,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培育一批“生态扶贫”试点区和示范区;为生态扶贫地区的生态产品提供有国家信誉保证的“生态产品认证书”;制定优惠政策,打通生态产品与市场的流通环节。
《中国科学报》 (2016-03-10 第4版 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