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召开2016年科技工作会议,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在会上介绍,北京市通过制定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高精尖”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以全市7%的平原面积创造了全市45.2%的地区生产总值。北京高端产业已经形成了发展新优势。
据介绍,北京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了领先发展。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实施“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及产品突破工程”,率先布局支持4G、5G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在北京市推进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北京市积极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融合发展,催生了一批“互联网+”新业态。京东方公司8.5代线正式量产,打破液晶面板进口依赖。北京市通过支持建设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和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北京正在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创新基地。
在“十二五”时期,北京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也实现提升发展。闫傲霜介绍,北京通过实施“高端数控装备产业技术跨越发展工程”,出台《促进增材制造(3D打印)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等政策文件,将大型金属复杂构件、医疗健康、创意设计等领域作为3D打印重点应用领域,以特种机器人、医疗健康类和服务类智能机器人作为机器人技术重点领域。此外,北京还启动建设了亦庄智能机器人创新园。
生物医药产业是北京的一大特色,“十二五”时期,北京的生物医药产业也实现跨越发展。闫傲霜介绍,北京通过实施“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5年内取得新药临床批件300余个,居全国首位;获得药品批准文号370余个;培育了年销售额10亿元品种8个,5亿~10亿元品种17个。
通过北京市相关科技项目的引导带动,全球首个基因突变型埃博拉疫苗境外开展临床试验;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创手足口病EV71疫苗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制成功并正式上市。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从2009年的不到400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023亿元,成为北京新的千亿元级产业。南部医药高端制造基地和北部新药研发创新中心对全市医药产业贡献度达到80%。
为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近年来北京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据悉,北京目前已建成新能源汽车“一园两基地”,整车设计产能达10万辆,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1973.1亿元,同比增长103%。北京还制定实施了“电动汽车推广应用行动计划(2014-2017年)”,形成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完整政策体系。目前北京累计推广纯电动汽车3.59万辆,规模居全国第一,电动汽车产业跨入成长期。
北京的先导与优势材料原创技术实现特色发展。据悉,北京通过实施“纳米科技产业跃升工程”,推动相对成熟的40余个技术项目入驻国家级怀柔纳米科技产业园。推动石墨烯等新材料研究跨入全球先进行列。北京还开展了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技术创新,力争在光电子、电力电子、微波射频三大应用领域方面取得突破。
北京的科技服务业也得以健康发展。闫傲霜介绍,北京通过发布《加快首都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研发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设计产业和科技中介服务等优势领域, 2015年科技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820.6亿元,增速达14.1%。以工程技术服务首个自主化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落户北京,“设计之都”加快发展。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已聚集2万余家文化类机构,成为全国首个年收入超过千亿元的文化产业功能区。
一、二、三产融合,推动了北京现代农业高端发展。据介绍,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打造了生物种业、奶业、生物燃气等11条品牌产业链,通过审鉴定作物品种超过200个,初步建成全国农业科技数据源中心、服务源中心,成为全国“一城两区百园”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龙头。昌平、顺义、通州、延庆等特色园区产值超过70亿元。(郑金武)
《中国科学报》 (2016-02-26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