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晋浩天 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2/17 9:52:25
选择字号:
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

资料图片

一场持续大半年的更名风波,让泸州医学院一次次登上热搜榜首。

2015年4月28日,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动了老“川医”——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奶酪”,遭到四川大学和所属华西医院公开抵制,最终导致“四川医科大学”名号被撤销。其后,泸州医学院又向教育部申请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并于今年1月挂出校名。尽管避开了“四川”二字,“西南”一词却让地处重庆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很不满意。1月26日,《教育部关于同意四川医科大学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的函》发布当天,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发布了一则措辞强硬的声明,表示“已通过第三军医大学向教育部申请高校更名行政复议”。

两次更名,泸州医学院屡遭异议。但事实上,这只是国内高校“更名潮”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近6年来,我国共有472所大学更名,占高校总数的23%。此外,教育部日前在官网公示了“2016年拟批准设置的39所高等学校名单”,其中更名大学14所、新设本科14所、合并调整1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9所、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校1所。与此同时,各类争论不断,“功利”“浮躁”等质疑不绝于耳。

高校热衷更名,究竟为了什么?要终止闹剧,又该建立怎样的高校更名机制?

高校更名,依据何在

光明日报记者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并没有发现对高校定名、更名等程序的明确规定。但在教育部2006年公布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中,有如下说明:办学规模上,称为“学院”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称为“大学”的,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在学科上,“学院”应拥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大学”应拥有3个以上。其他还涉及教学科研水平、基础设施等,均有相应规定。

在教育部日前公示的“名单”中,教师伍敏所在的高校,由“学院”改成了“大学”。“别看就改了几个字,但全校上下为此付出了很多。学校早早成立了‘更大办’(更名大学办公室),专门为此而工作。”

“首先,你需要向省教育厅申报,并由省厅派专家组考察,最后给出一个全省排名。然后,再根据省里的结果向教育部申报,填各种材料,过了形式审查,教育部会派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回去还要投票,达到一定比例才能获得更名机会。”伍敏告诉记者,大学更名的准备工作复杂且琐碎。

但就是这些在“更名高校”看来严苛的规定,在一些公众眼中却依然“程序欠缺规范”。

“高校更名应该有一套严格的规范程序。比如,事先当事学校或地方政府要对此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做好公示和意见收集等工作,然后再上报教育部批复。教育部批准前,也可以通过媒体公示,广泛征求意见,再下文批复。”泸医事件爆出后,就有网友支招称,如果有这样规范的程序作保障,高校更名后涉嫌侵犯其他院校权益的事情,就能大幅度避免。

高校更名的利与弊

虽然仅仅是几字之易,但在伍敏及其同事眼中,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虽说学校的级别没有提高,但发展空间明显扩展了,招生规模扩大、经费增加,就连教师的职称数量也明显增加。”

“其实,按理说,我们这样一所专业院校更名成大学,没有必要。但实际上,这些动作我们不得不做。”伍敏解释说,“为了学校,为了老师,也为了学生。”

“不管叫学院,还是叫大学,最关键的是让办学质量随着更名有所提升。”北京某高校教师杨帆说,如果高校只是一味通过迎合考核指标获得更名权,用“大学”的名头给自己贴金,而不是在学校内涵质量提升上下功夫,最终只能“大而无当、名不副实”。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罗志敏指出,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用人单位更倾向于从有名望的大学里选人用人,家长和学生也因此把校名看得很重,如认为“大学”要比“学院”好。在这种社会氛围下,高校自然都希望拥有一个能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名字。“从以往经验来看,这被普遍认为是拓展高校发展空间的一条捷径。如高校尤其是一些地处地级市、位置偏远的学校可以由此获得更多、更高质量的生源,得到更多、更便利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仅就高校更名而言,媒体乃至教育界大都持一种批判的态度。但在我看来,合理、正当的更名,不仅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一种体现,也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自然结果。”罗志敏说。

那么,什么样的大学更名才算合理?

罗志敏表示,当一所学校的地位以及办学定位发生了改变、学科专业以及人才培养方向发生了显著变化,或者几所高校合并后,都可以考虑更名。如一所单科院校改成综合性大学之后,无疑会带动基础学科的发展,使得学生有机会自主选择主修专业,在多个学科领域学习提高。同时,当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层次和规格发生了变化,政府政策导向发生了变化,高校为了生存,也需要通过更名这一契机重获发展空间。

“但高校更名,一怕定位不清、盲目攀比跟风;二怕名不副实、‘挂羊头卖狗肉’;三怕隔断自身的历史连接,从而丢掉积淀多年的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罗志敏告诉记者,有些高校的确在更名过程中犯过上述错误,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损伤,至今难以消除。

如何抑制高校更名冲动

“事实上,社会关注的不是大学更名,而是更名之后,大学是否具有相应的办学实力,以及与名称相对应的办学特色和质量能否跟得上。”罗志敏一再强调,当下,“一哄而上”“名不副实”的更名有必要叫停。

不健康的更名之风如何遏止?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要让高校安于定位,不在更名上做文章,就必须改革教育管理和评价体系,不能把学校按校名分为三六九等,要强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评价,引导高校在自身定位上办出高水平,“社会也必须摆脱功利教育价值观,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时,不要‘以名择校’,而应更关注办学实质。”

罗志敏指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抓紧在高校名称使用、更名上做出更细化的规定,把好“入口关”。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严格规范更名标准和程序。“长远来看,要落实高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高校信息公开机制等,当大众有能力评价、监督高校的时候,改不改名、改什么名,只要不违法,就完全由高校自己做主。”

随着“两个一流”建设方案的出台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的推进,高校更名是否会出现一些新情况?

对此,罗志敏认为:“‘两个一流’建设,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这意味着高校将从‘校名为王’过渡到‘学科为王’的阶段。未来可能出现一所名校某个实力不怎么样的学科,它的录取分数线会低于一所普通院校的强势学科。同时,‘两个一流’建设,以‘办学绩效’为杠杆,这意味着高校将从‘大者通吃’过渡到‘以质量取胜’的阶段。换句话说,未来,一所综合性大学获得的办学经费可能还赶不上一所单科性学院。”

他同时表示,在地方高校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更加强调“对应社会需求”与“突出应用导向”。因此一些地方高校为了长远发展,可能会更多地采用类似“某应用技术学院或大学”的校名。“如果以上政策得到贯彻实施,势必会抑制一些高校的‘更名’冲动。”(原标题:高校更名,怎样立规矩)

(本报记者 晋浩天 邓晖)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