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金武 薛坤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6/12/14 16:15:32
选择字号:
北京科技改革瞄准增加科研人员获得感

 

12月14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正积极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科研规律,尊重科技人员的创造,变科技管理为服务创新,不断释放改革红利,让“人财物”充分发挥作用。

闫傲霜表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科研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只有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价值得到认可,才能激发他们持久的创新动力。

据介绍,截至2015年底,北京市共有105项国有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激励试点方案获得批复,405名科研和管理人员获得股权,激励总额约2.25亿元,如今这些先行先试政策已向全国推广。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为推进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前,北京市还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并出台了“京科九条”等系列配套政策。政策提出,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70%及以上的比例,划归科技成果完成人以及对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所有,剩余部分留归单位用于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工作。闫傲霜表示,这些政策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改革引向深入。

为促进科研经费改革,在今年9月召开的北京市科技创新大会上,发布了进一步完善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5个方面、28条改革举措。

闫傲霜介绍,根据这项新政,北京市首先是简化财政预算编制,科研经费预算只需编制一级费用科目,不再提供过细的测算依据,同时取消财政预算评审程序,将立项和财评“合二为一”。其次是赋予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的科研自主权,实现“3个下放”、“3个改进”、“1个扩大”,包括:下放财政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限,改进科研经费结转结余资金管理方式,扩大科研基本建设项目自主权,等等。

北京聚集了全国最丰富的科技资源,包括大型的科研仪器设备。如何唤醒“沉睡”的科技资源,也是北京市改革中的重要工作。

闫傲霜介绍,北京市科委联合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单位,共同搭建“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推进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

如今,“首都科技条件平台”探索形成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北京模式”,累计推动801个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价值227亿元的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整合了600多项较成熟的科研成果促进其转移转化,聚集1万多名专家,产生了超过1.5万项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年均服务收入超过20亿元。(郑金武 薛坤)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