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人机航拍长城站站区
2.南极石耳
3.南极松萝
4.北极石黄衣
5.北极采样小分队
6.出小艇需要穿厚重的防水服
7.南极企鹅岛
近日,在微生物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报》记者见到了这位活泼开朗的姑娘,听她回忆自己的第一次极地科考:“马上就要抵达长城站时,虽然身体有点疲惫,但内心却无比激动。”
长城站建于1985年2月20日,位于西南极洲的乔治王岛南部菲尔德斯半岛,年平均气温-2.5℃,最低气温-27.7℃,最高气温9.8℃,距北京 17502千米。乔治王岛具有亚南极区典型的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特征,其陆地植被种类简单,开花植物仅有两种,而地衣却有350种以上。生态环境和生物群 落对区域性或全球性气候环境变化具有敏感性,是开展南极生态环境动力研究和监测生态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
南极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目前,长城站每年有十几名留守的越冬考察队员,王延延此行是作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的度夏队员,主 要工作是采集南极的地衣样本。“按照计划,我在长城站停留一个月的时间,但实际工作时间还得视天气情况来安排”。
在长城站,王延延第一次见到搁浅的鲸鱼海冰和看海的企鹅,也遭遇了南极恶劣的气候,让她打心底佩服越冬队员在危险的环境下坚守岗位。“好不容易盼来适宜科考的好天气,我会和其他度夏队员结伴沿着固定区域进行地衣采样”。
乔治王岛上分布着100种左右的地衣。当夏季地面冰雪消融后,便可看到陆地的大部分区域都被两种枝状绿色地衣——簇花松萝和南极松萝所覆盖。而在海边的岩石上,则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多种壳状地衣。
王延延告诉记者,南极的地衣有的可以长达50厘米以上,但它们每年的生长速度却基本都在0.1毫米以下,很多壳状地衣连0.01毫米的年生长速度都达不 到。因此,南极地衣很可能是地球上仍保持生命活动的最古老的生物,它们可以用来估算冰川的年龄,还可以用于推断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白天采样结束 后,王延延回到站里进行菌藻分离,收集好样品带回北京留做基因分析。
“因为天气原因,实际采样只有十几天,不知不觉离别的日子就到了。”王延延感叹道。离开的那天,王延延看到了南极美丽的日出,却因为云雾的缭绕,起飞时间 一再延迟。“虽然我们来回的时间都是严格安排好的,但天气却不可控,可能天公也希望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多停留一些时间。”结果就是本该团聚的除夕夜,王延延 还在法国转机。
8月3日,王延延再次踏上极地科考的征程,她此行的身份是北极黄河站2016年科学考察越夏队员。北极黄河站是我国首个北极科考站,成立于2004年7月28日,也是我国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两站后的第三座极地科考站。
在南极不同国家的科考站可能隔着一座海湾,而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有一座科考城,专门用来接待各国的科学考察队。她说:“在南极我们最近的邻居是智利站,在北极就像一个小型联合国,出门会遇到各国科考队员。”
不同于南极科考可以驾车和步行抵达目的地,北极科考队员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艇,因此科考需要根据风浪大小来安排。“此外,北极熊也是一大潜在的危险”。王 延延印象很深刻,自己刚到北极第一件事居然是学会如何使用来福枪,“我们出门都要求扛着枪,主要就是为了防范北极熊。科考城是由挪威王湾公司统一管理,管 理方要求每间屋子都不锁门,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进入房间躲避北极熊攻击”。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
北极最有特色的地衣是北极石耳。王延延所在的黄河站虽然只有十几人,但每天还可以和来自各个国家的科考队员进行交流,这也成为她在采样之余的另一种重要学习。
“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很有幸在一年内参加了南北极两次极地科考。”王延延总结自己的极地科考时说,“南极长城站就像一个大家庭,科考队员不分职位和 身份,大家的相处似亲人般融洽;北极黄河站则是小小联合国的一员,在和国际同行交流的时候,我们也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并很乐意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