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部印发《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自今年起在北京等21个省(区、市)开展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建设生猪、柑橘等8类农产品单品种大数据。鼓励基础较好的地方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的机制和模式,带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大数据发展和应用。
“农业农村将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未来一段时间,肯定会以大数据说话。”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许世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专家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显得尤为重要。
《方案》要求,力争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建成若干单品种全产业链的大数据,并在引导市场预期和指导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具体品种包括生猪、柑橘、花生、马铃薯、大蒜、绿叶菜、大闸蟹、普洱茶等8种。
许世卫表示,进行单品种化的数据分析,是《方案》的一大亮点,“大数据面广、量大,选择若干单品种,进行区划、品种化的分析,有利于针对这些品种得到相关的结论,对大数据真正的应用十分有利。”
“将来农民得到的信息就不再是笼统化、整体性数据,而是细化的且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的数据和结果。”许世卫说,并且,有数据支撑的农产品的价值和效益是不一样的。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数据一直处于共享开放不足的状态,导致信息孤岛、数据壁垒、数据碎片化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业农村的发展。
《方案》指出,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数据共享取得突破。地方各级农业部门内部及涉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初步形成,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取得显著进展,部省联动、数据共享取得突破。大数据应用取得突破。大数据在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加快应用,大数据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关联分析和挖掘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形成一批创新应用成果。
“数据要尽快地公开和共享。我觉得能把数据公开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力量,数据公开是促进数据价值发现、价值的实现和保障数据安全的重要方面。”许世卫在强调数据公开和共享的重要性时表示。
许世卫表示,此次《方案》最大的亮点就是很有针对性,针对当前农业农村数据工作进展,以问题为导向,大数据能够迅速切入农业农村工作,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整个数据的应用。
不过,专家表示,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方案》的落实。
“《方案》的发布,肯定会引导更多的科研单位、数据企业等参与进来,并且得到更多的人力、科研力量和资金的支持。”许世卫表示,尽管仍然有很多困难和不确定性,现在已经到了这个阶段,大数据建设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不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怎么去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