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牧 来源:安徽日报 发布时间:2015/9/19 23:37:59
选择字号:
93岁杨振宁时隔8年再回家乡合肥现身中科大

 

时隔八年,杨振宁又回家乡了
 
17日飞抵合肥,今天出席科大“求是奖”颁奖典礼;夫人翁帆遗憾时间太紧张,不能多看看
 
卞世鹏/图杨振宁与中国科大的同学合影。
 
离开合肥八年,昨天中午,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悄然现身科大。没有参观校园,没有时间闲聊,这位93岁的老人一下子扎进近代物理系的实验室里,跟老师学生畅聊学术问题。
 
感慨:八年没有回家乡
 
9月17日下午,科大相关领导在合肥新桥机场迎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一下飞机,杨振宁就跟随行的人感慨:“我都八年没有回来了。”合肥是杨振宁先生的故乡,出生在四古巷的杨振宁,6岁离开合肥后,在1937年又搬回来在老油坊巷住了半年,跟合肥有着很深的感情。据了解,作为求是科技基金会顾问,杨振宁此行正是参加9月19日下午在合肥举行的2015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也促成了一次回乡之旅。
 
杨振宁与科大也有着不解之缘,1979年,杨振宁先生受聘为科大名誉教授。1992年6月17日,科大在水上报告厅祝贺杨振宁教授70寿辰。2000年、2001年,他都专程来科大出席“求是研究生奖学金”颁奖典礼,并为获奖同学作了题为“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的学术报告,2007年,杨振宁又做客“中国科大论坛”,之后就没有再回过合肥,如今算来确有八年时间了。
 
交流:和后辈讨论学术
 
昨天中午11点多,杨振宁教授悄然现身科大近代物理系自旋磁共振实验室,坐进会议室和近代物理系的教授和博士后们讨论学术问题。记者了解到,杨振宁听取了科大以及一些杰出校友的情况介绍,还听取了大家的研究成果汇报。
 
讨论中,投影仪上还出现了一张杨振宁年轻时的照片,这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今年1月份,该系的彭新华教授与人合作,在国际上首次探测到虚磁场中的“李-杨零点”。而这正是63年前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杨振宁提出的虚磁场中存在“李-杨零点”。
 
原本只进行到12点的讨论,又拖了一会儿。从会议室出来,杨振宁还主动跟学生打招呼,询问大家是研究生还是博士生。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杜江峰教授的带领下,杨振宁还饶有兴趣地了解了自旋磁共振实验里的设备,遇到不懂的问题,他还详细询问,并立刻交换意见。“你们这个实验室的经费从哪里来呀?”当得知大部分是竞争性经费时,杨振宁又频频点头。
 
遗憾:没有时间多转转
 
接近下午1点,尚未吃午饭的杨教授才准备离开,他还特意停留了一下跟学生们合影留念。虽然拄着拐杖,戴着助听器,但93岁的杨振宁看上去精神非常好,思维也很清晰,跟老师学生交流的时候,用标准的普通话和地道的英语。当记者见缝插针地提问,“这些年华人科学家摘取诺贝尔奖的呼声都很高,您怎么看?”他仔细听了听,又笑着摆摆手,说不采访了。
 
2007年11月14日,杨振宁做客“中国科大论坛”,并做英文报告《1957年宇称不守恒在物理界所引起的震荡》,让在场的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当时杨振宁夫人翁帆与2000多名师生一起,认真聆听了报告会,这次杨振宁依旧和翁帆挽着手回来了。不过昨天翁帆告诉记者,虽然八年没有回来了,但这次行程太短了,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出去看看。记者了解到,杨振宁原本打算在昨天下午参观安徽省博物院,也未能如愿。“我们昨天刚到合肥,明天就有事要走。”当记者表示欢迎杨教授夫妇再来合肥时,她也表示感谢。 本报记者陈牧/文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