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科峰
“当前,‘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我的理解是,‘互联网+’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次科技革命,与工业和产业有高度融合,这种融合会引发产业变革,同时也促进整个工业体系发生剧烈变革和提升。”在日前举办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海成这样向《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
“互联网+”到底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杨海成认为,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带来互联、智能化等等,但“互联网+”的概念并不是简单的互联,它应该是人类用信息技术武装所有产业、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一个智慧空间。目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开始用计算机智力机器代替人的脑力,如同大规模的机器和交通代替人的体力一样,从而使人类进入智慧的大生产阶段。
“工业革命使人的体力得到解放,进入到信息时代后,通过云计算可以使知识和智力得到大规模发展。我们通过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智慧和知识的互联和沟通,智慧技术无所不在,我们已经弥漫在海量的智慧空间之中。”杨海成指出,正因如此,当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相融合时,必然会促使工业发生巨大变革,“所以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代替了人,第二次工业革命代替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使得计算机开始进入自动化,第四次工业革命将是一场智慧的革命。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是一个智慧无所不在的事业,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教育行业。”
那么,“互联网+”对于工业产生的重大变化会有哪些呢?杨海成指出,首先,互联网将使产品实现智能化,例如已经出现的智能汽车;其次,会使制造业开始走向服务化,工业制造不仅要关注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更要关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所以出现了产业服务物联网;第三,互联网使工业制造开始走向个性化,“消费者的千万个不同的需求可以通过网络汇集,通过网上资源的调度,实现个性化的定制和生产”。
“此外,工业制造还会走向分散化,我们不需要把工厂车间完全集中在一起,而是按照资源本身最佳配置的方式,在全球有效地利用资源。”杨海成最后表示,未来或许可以把制造资源如同计算资源一样进行联网,“未来我们可能不需要这么多工厂,也许只要一半的工厂就能满足全球汽车制造的需要”。
《中国科学报》 (2015-08-18 第4版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