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6日电 (记者 丁栋)16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
本次报告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和智联集团联合发布,调查对象以“80后”和“90后”海归为主,其中男性占54.9%,女性占45.1%。海归留学的国家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发达国家为主。
报告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回国后都能实现再融入,渐渐融入是主要类型,占54.4%,较快融入的占32.7%,一直很难融入的占12.9%,与2013年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海归一直难以融入国内环境”相比,海归的社会融入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融入的方式上,以自然融入、生活方式的本土化、自我心理调适、结交国内朋友为主,分别占比为58.7%、49.8%、46.7%、35.7%。参与国内社交、学术、商务活动,个人资本的跨国经营和转化也是融入国内环境的重要途径,分别占比20.2%、7.3%。
调查显示,海归群体对留学价值持肯定态度,海归群体中,认为留学划算的占50.0%,不划算的占20.2%,说不清和不方便回答的分别占22.1%、7.7%。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认为3至5年收回经济成本的人数最多,占比为35.9%。
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郭盛指出,从调研报告来看,海归的就业形势整体比较乐观,有经验的海归最值钱,但是仍有80%的海归认为现有薪资水平低于预期。海归仍然需要时间来适应国内就业和创业的环境,这需要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等活动,帮助海归人员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报告指出,海归回国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省会。中部和西部城市,尤其是成都、西安、武汉等地对海归的吸引有所增加。
海归就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在海归就业的前十大产业中,金融业最多,为14.3%,贸易/批发/零售业、房地产/建筑业、互联网分别占7.2%、6.9%、5.5%。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产业占比较小。
报告指出,海归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贸易/批发/零售业、高端装备制造、文化创意产业、其他服务业、节能环保这几个领域。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认为,海归拥有国际的人脉、国际的网络、国际的资本、国际的视野,创业资源丰富,是中国新时期引进外资的一种新方式,发动海归的纽带和桥梁作用,将为中国未来的创新带来很大推动。(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