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世卫组织须下猛药 |
专家认为世卫无法提供全面紧急公共卫生响应 |
|
5月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驳回了增加成员国会费的提议。图片来源:WHO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仍在为终结西非埃博拉疫情奋战。但随着许多人批评该组织对这场危机反应迟缓,另一场“战争”也在悄然兴起——WHO未来的角色应是什么?
近日,一个独立专家小组递交了一份针对WHO绩效的措辞严厉的评估报告,并建议进行广泛的改革,比如给予其更多经费以及设立专门的半独立急救中心,以确保该机构未来能更好地应对大规模健康危机。这个由英国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前执行长Dame Barbara Stocking领衔的小组指出,WHO“目前没有能力或组织文化提供全面的紧急公共卫生响应”,它建议该机构应“进行量身定做”。
《科学》杂志报道指出,尽管许多建议被认为是明智的,但WHO复杂、政治化的管理结构和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作风,使这个经费为20亿美元的联合国机构难以改变。例如,两个月前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WHA)驳回了WHO总干事陈冯富珍的提议:成员国会费增加5%。会上,陈冯富珍表示,埃博拉疫情的暴发将WHO改革进程推向了议事日程,而对该组织进行紧急变革成了首要任务。
早在今年1月,WHO成员国就达成一致,要共同加强该组织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相关决议呼吁各成员国建立紧急疫情应对基金,同时为应对流行病储备后备力量。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主任Tom Frieden认为,“现在的WHO不是我们大家所需要的,它的很多决议是出于政治考虑而非科学考证。”
另外,该报告的其他一些提议是由一个评估2009年H1NI流行情况的专家小组提出的,但从未被实施。
无国界医生组织(MSF)主席Joanne Liu表示,新报告也“可能死在纸上”。MSF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眼下所有事情都掌握在成员国手中以及它们是否乐意给予WHO第二次机会。”
WHO执行委员会在今年3月委任了一个由6位成员组成的专家小组。他们与WHO职员和外部专家进行了会谈,并面见了救济组织的代表,然后赶往受灾国家考察。它调查了为何WHO直到2014年8月8日埃博拉病毒已经感染1000多人后,才宣布其为“可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情况”。该专家小组发现,对于本次疫情暴发规模的早期预警被WHO忽视,部分是因为“WHO没有一种组织文化,支持开放高层领导和员工之间的关键对话,或者允许冒险”。
此外,本地社区领导者参与过晚,在该领域部署的职员和顾问不足,而且与媒体沟通不良。
而该报告最意义深远的建议是,WHO应设立一个新的健康应急准备和响应中心,将WHO的疫情控制专家和人道主义援助者整合起来,目前这两者是分开的。报告指出,该中心将由一个独立董事会监管,并由“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和战略智囊”领导。挪威克里斯蒂安桑一家研究和顾问公司主席、流行病学家Preben Aavitsland表示,这是一个好提议。但他也警告称,WHO 官方可能会抵制该意见,因为一个强有力的急救中心会变成一个“国中国”。
也有人表示,WHO不需要针对每次爆发都具有全面响应的内部能力。现供职于英国伦敦卫生学和热带医学学校的WHO前助理总干事David Heymann指出,与扩大规模不同,该组织应更多依靠CDC及英格兰卫生部等外部伙伴。“要可持续发展,应当将WHO外部力量也应用起来。”他说,“我反对WHO增加人员,他们只是坐在那里,等待疫情暴发。”
该报告还强调各成员国应遵守《国际卫生条例》(IHR),其罗列了在疫情暴发时,WHO和成员国的责任。目前的IHR在2003年SARS疫情后经过了修改,更加现代化。它要求WHO成员国具有“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例如实验室和受过培训的员工等,以便发现流行病并与其作斗争。到目前为止,193个成员国中,只有64个国家确定遵守了这些条例。该报告指出,WHO应制定方案,帮助所有国家加快发展的脚步。
但对于那些甚至连基础医疗服务都缺乏的贫困国家而言,说远比做容易得多。Liu说:“有一个长长的购物清单需要落实,而且没有优先级。”她认为,WHO应当把需求压缩至最核心部分。Aavitsland也表示,发达国家应当帮助它们买单。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WHO应处罚那些违反IHR禁令的成员国。例如,颁布不必要的旅行限制。在埃博拉疫情暴发期间,40多个国家实施了不必要的限制条件,从而伤害了几内亚、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等国的经济,使其更难以为国民提供物资。因此,报告建议赋予WHO处罚此类行为的权力,并能将情况直接反馈给联合国安理会。
但这就要求各国放弃一些国家权力,而一般而言政客们往往并不甘愿如此。“当前的IHR是耗时漫长的政治协商的产物,如果要修改,就需要新一轮谈判。”Heymann说。
WHO发言人则表示,“该报告的许多提议已经被处理或正在处理”。例如,该组织正在认真研讨建立新急救中心的可行性。WHO的经费问题也会再次提上议事日程。“我认为,成员国的付出会有回报。”Aavitsland说。(张章)
《中国科学报》 (2015-08-03 第3版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