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宗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7/23 8:59:14
选择字号:
挑食致羚羊河南方古猿灭亡

 

本报讯 这是最早的挑食者。大多数远古人类的饮食都很广,但有个种群专吃莎草,而这可能导致了它的衰败。

“羚羊河南方古猿可能是所有南方古猿中最高深莫测的。”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Gabriele Macho表示。它的祖先从像猿一样的古人类的大本营——东非大裂谷走出,并且往西移动。那是在400万年前左右,东非大裂谷还很湿润,到处散布着湖泊和森林。360万年前,羚羊河南方古猿到达现在的乍得。其定居点比迄今发现的任何南方古猿都要往西几千公里。

Macho的研究显示,在西进的旅程中,这种古人类以一种奇怪的方式适应下来。同位素分析显示,羚羊河南方古猿的食谱富含所谓的C4植物。草类和块茎类是这种类型的常见植物,但Macho表示,该古人类平坦的臼齿和稀薄的珐琅质使其无法处理如此坚硬和粗糙的食物。相反,它肯定以更加柔软的C4植物为食,比如莎草。然而,并未有现在的灵长类动物专门使用这种富含纤维并且需要很长时间消化的植被。“脑容量很大的古人类能否靠这些食物生存下来?”Macho问道。

研究发现,不像东非,羚羊河南方古猿的新家富含莎草,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没有捕猎者的。这使其过上平静的生活,并且有大把时间进食。然而,如果栖息地发生改变的话,这种受限的食谱也让古人类更加容易灭绝。随着气候变干,羚羊河南方古猿同其东边的南方古猿近亲日渐隔离,并且最终走向灭绝。(宗华)

《中国科学报》 (2015-07-23 第2版 国际)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