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丽妃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5/6/28 23:14:35
选择字号:
王天然院士:机器人产业应着眼“人机共融”

 

■本报记者 冯丽妃

“在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促进下,中国正在掀起机器人热潮:机器人园区和机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增长。”近日,在2015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指出,过去13年间,中国机器人销量“增长了两个数量级”,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尽管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市场突飞猛进,但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对中国相关产业并不乐观,认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缺少技术创新;没有可以参与国际竞争的骨干企业;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低(小于5%);关键部件品质和可靠性落后世界先进水平5~10年。

对此,王天然表示没必要因此悲观。“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和应用技术,一些先驱企业已经走向了自主发展道路。”他举例说,当前国内已经有相当多的民营企业自掏腰包制造减速器,尽管产品与日本和德国相比仍有差距,但产业“已经起来了,可以指望不久的将来中国减速器的诞生”,而且相关产业可以做大。

“当然我们也存在问题,主要是企业规模小,企业整体创新动力不足,部分关键部件还要依赖进口。”王天然说。

就当前市场应用来说,他表示,机器人目前主要集中应用于“有钱”的行业——即高成本、大批量的生产领域,如机器人几乎参与了汽车生产的所有制造过程。然而,在再制造行业如车辆、飞机、冰箱以及其他消费品的装配与拆卸行业,还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仍然是100%的手工操作。

同时,当前机器人产业仍然面临许多技术挑战。如现有工业机器人仍然无法与人高效交流,缺乏本质安全机制,无法接受抽象命令等。服务机器人也存在诸如机器人无法准确识别人体运动意图,柔顺性、运动协调性以及人体舒适度比较差,缺乏高效、高密度能源以及动力装置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由不断发展的材料和信息技术带动的“机器人革命”将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并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在此过程中,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新一代机器人并非是简单地取代人,而是要响应环境、要灵活、要与人合作。”王天然说,“它将重新定义机器人与人的关系,从原来‘奴仆—主人’关系向合作伙伴转变。”比如,未来工业机器人将走下神坛,成为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部件,实现“即连即用”。它们将更灵活地变更作业、更快地编写程序,灵活地移动和更快组成新的工作单元,费用也将更加便宜。

王天然表示,当前实现人机共融仍有许多新的技术需要攻克,比如提高机器人的感知技术,进行行为和结构优化,使它们拥有像人一样的学习、感知技能。“面向未来,与人共融——任务融合、行为融合、智能融合——的新一代机器人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界高度关注的方向。”王天然说。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