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6/19 9:13:45
选择字号:
宁越敏:在城市地理扎根生花

 宁越敏

■本报记者 赵广立

1983年,不到30岁的宁越敏与研究生时的同学于洪俊联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城市地理专业书籍——《城市地理概论》。

直至今天,宁越敏仍经常遇到有人跟他说,刚入行时城市类专业书籍少,《城市地理概论》对学习帮助很大。

他的人生大多数阶段都与城市地理学息息相关——从小学时的爱好,到向政府部门提供咨询服务,宁越敏始终沿着中国城市地理学研究这条轨迹前行。

6月6日,第三届中国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借此机会,记者采访了大会组织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宁越敏。

宁越敏“成名”很早。1983年,他与研究生时的同学于洪俊联合编著了我国第一本城市地理专业书籍——《城市地理概论》。这本诞生于中国城市地理学初创时期的著作,不仅在我国人文地理学界,就是在城市规划学、城市社会学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国内外知名的城市地理学家,宁越敏一直十分低调,说自己“没什么故事”——在他的名片上,只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字样,而被聘作2010年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担纲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这类的头衔他从来不印,就连网络上都难觅他在这些方面更多的细节。

“插队”,结缘城市地理

翻看简历,你会发现,宁越敏从上大学到教授,一直都在跟地理学打交道,是真正的“科班出身”。

宁越敏上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放弃了他同样喜欢、但“在当时被沦为政治斗争工具的历史学”,转而选择了“能够相对客观地研究世界”的地理学。当时入学需要面试,会有一些类似“从上海到成都坐火车要经过哪些省份”这样的题目考核。宁越敏对这些知识早就烂熟于心,顺利通过入学面试。

宁越敏从小就喜欢看地图,尤其喜欢看中国地图,这激发了他对地理学习的浓厚兴趣。他有位邻居是地理老师,一有时间宁越敏就去邻居家翻看地理方面的书籍。

没想到,地理学上的知识积累,影响了他的“人生选择”。

1970年,宁越敏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要去农村“插队”。“插队”时他面临两个选择:去安徽淮北亦西。安徽淮北是旱地农业,江西则是一年两季水稻。从饮食习惯上,江西更适合他这个上海人。然而从地理位置上讲,淮北反而离家更近,且旱地农业的劳动强度对16岁的他而言相对小一些,宁越敏最后选择了去淮北插队。

“知青”在农村的生活非常艰苦。然而,正是在淮北当农民的经历,让宁越敏了解了农村的贫困与落后,也认识到了中国城镇化发展中最大的难题——如何缩小城乡差距。

“因为自己有过做农民的经历,就很关注农民工的生存问题。跟研究算是不脱节。”宁越敏谈起那段经历,话题又回到了自己的专业,“这(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作城镇化研究很有帮助。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

“中国是人口大国,解决这些问题要花很长时间,也许需要100年,一点都不夸张。”宁越敏说,尽管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但要解决中国的城乡、区域差异,路还很遥远。

传承学者之风

宁越敏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他能够最终踏足城市地理学这一领域,跟该领域响当当的人物密不可分。

1979年,宁越敏考上研究生,遇到了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开拓者、奠基人之一的严重敏先生。这也是严重敏在国内首次招收城市地理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宁越敏有幸成为其中之一。耳濡目染,宁越敏慢慢明白,真正的学者之风,就是踏实做学问。

另外一位对他影响深远的前辈是“加拿大地理学第一位博士”李春芬先生。李春芬于1946年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之邀离美回国,就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教授,后被调往华东师范大学任地理系主任。

“他们身上有着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做学问扎扎实实,并且甘坐冷板凳。”宁越敏说,“我们这一代人受他们熏陶成长起来,觉得应该传承他们的学者之风。”

宁越敏自己就是个例子。他的3年研究生生涯,是在“纸堆”里度过的。为了对人文地理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他把上世纪50~70年代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啃”了个遍。

“坐得住”的基本功,对其厚达638页的《城市地理概论》功不可没。出于赞赏和鼓励,严重敏亲自为这本书作序。直至今天,宁越敏仍经常遇到有人跟他说,刚入行时城市类专业书籍少,《城市地理概论》对学习帮助很大。

宁越敏和同事的另一项“跨界”研究著作——《中国城市发展史》的诞生,也满满地透着他踏实做学问的学者之风。

这是一本运用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中国城市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的著作。该书追古述今,从中国城市(聚落)的起源,一直谈到当代城市的发展,阐明中国城市发展和演变的特点及规律。其中不乏引用大量的古文献和考古研究进展。然而就在参考《马可·波罗游记》的时候,宁越敏发现了一些问题:很多《马可·波罗游记》中译本对当时杭州城市发展状况的描述多有夸大。

考虑到学术严谨性,宁越敏对多个中译本中的相关记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全部小心地标注出处。有的译本是上世纪30年代的作品,刚刚拿到的时候,还要拂去封面上厚厚一层灰。

宁越敏扎实做学术的态度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由他发起的“中国城市发展国际会议”这样的学术交流,总能吸引该领域内许多这样国际同行的参加。一位从法国巴黎赶来参会的学者这样评价他:“宁(越敏)总能让我们学到真正的东西。”

上海世博会“进一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筹备时期,中国馆向世界展现哪些东西,是组委会考虑最多的问题。相关工作组找到了德高望重的严重敏。但当时严先生年事已高,考虑到宁越敏对中国城市发展系统的研究,她向组委会推荐了后者。

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既能够结合中华文明,又能展示城市生活,组委会想到用古代中华城市文明来展现中国城市发展历史的多姿多彩。

当时摆在桌面上的选项有三个,分别是汉唐时期的长安城、北宋时期的开封、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其中,汉唐长安城的呼声最高。

熟谙城市发展历史的宁越敏觉得不对劲:汉唐时期长安城的繁华是帝王贵胄的繁华,对普通百姓是封闭的、实行宵禁的;直到北宋时期,城市才第一次变成“市民的城市”,才有了“破墙开店”,迎来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北宋时期发生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城市革命,出现了市民阶层,这是史学家公认的。”宁越敏说。他向组委会建言:北宋开封城真正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成就,建议选择开封作为案例。

最终,开封城的案例获得了工作组的认可。世博会中国馆里,《清明上河图》被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景象生动地展现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完美地辉映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宁越敏这种能力也帮助他不断开拓研究视野。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经济跟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宁越敏在国内最早关注并介绍世界城市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2050年的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地位?类似的战略研究,需要前瞻性。”宁越敏说。

宁越敏早早地就作为决策咨询专家之一参与其中。对此他仍然一贯低调:“做好就行了,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做学术的人没什么故事的。”

《中国科学报》 (2015-06-19 第5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