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在做试验。
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有用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的决心以及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信心,遇到困难才不会气馁和半途而废。
■本报记者 彭丽
初见谭红,中等身材的她目光炯炯、斯文谦逊,说起话来和风细雨。1989年,她从四川大学微生物专业毕业,现已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工作了26年。
采访中,谭红并不愿意过多回忆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经历。“整个过程是很艰辛的。”谭红说,关键是自己并没有作出什么特别的成绩。当然,这是她的谦辞。熟悉她的人给出的一致评价是:科研思路清晰开阔,特别肯钻研,也特别能吃苦。
从实验室到工厂
谭红主要从事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基础的生物农药研制开发工作,是“真菌发酵生产天然脱落酸技术”及“新型生物农药新奥霉素、捷安肽素”的主要发明人。她一直的目标是,研制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服务我国农作物安全生产。
天然脱落酸是一种微毒、无残留的绿色生物农药,其生产方法曾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由于其来源困难,直至20世纪末,其昂贵的价格和活性上的差异,致使天然脱落酸在国内外都没有田间大面积应用实例,成为当时唯一未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植物内源激素。
1993年,谭红带领团队开始进行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天然脱落酸的研究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部的一系列重点项目资助下,谭红及其研究团队勇于创新,提出微生物菌种“关联基因簇定向诱变”新思路和方法,对菌株进行遗传改良,选育获得高产菌种,首次建立了“真菌灰葡萄孢霉菌液体深层发酵生产天然脱落酸”的发酵生产技术和先进工艺。
当时科研经费和人手都非常紧张。申请下的32万元经费既要完成前期实验室研究工作还要做中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谭红用王进喜的口号激励自己,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把中试做好。“这不仅是完成国家科技攻关任务,重要的是中试是实验室研究成果通向产业化的必经之路。”她说。
一次中试过程中突遇停电。团队4名科研人员在车间连轴转了36个小时没有休息。聘请的工人已经三班倒完了,他们还在车间取样作研究。凭着敏锐的研究思路和翔实的研究数据,团队突破了中试放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了中试工艺,将发酵工艺技术从5升发酵罐直接放大到5吨发酵罐,节约了时间和经费。
虽然天然脱落酸在生产技术上有了突破,但如何应用于农作物生产在全世界仍是空白。为了在应用技术上有所突破,谭红开始自学植物生理学,不断向专家请教,还带队深入田间地头亲自进行脱落酸的应用试验,研究应用技术和作用效果。
2000年8月,团队与四川龙蟒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进行脱落酸项目生产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和开发工作。为了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谭红坚持在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下与工人同吃同住,经常忍着胃痛加班熬夜,节假日也加班坚持工作。在她的带领下,研究团队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世界第一条天然脱落酸规模化发酵生产线,实现了天然脱落酸产业化发酵生产和农林业应用。
耐心等待成果孵化
回到所里,同事们都说谭红成熟了许多。那段既当科研人员又当管理人员还当工人的日子,确实让她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成长。“科研成果只有实现产业化转化才能产生价值,造福人类。”这是谭红做科研以来内心一直秉持的理念,所以她有兴趣去做产业化转化,也有决心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不过,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路途却是辛苦而漫长的。谭红团队创制的新化合物农药新奥霉素,由于太过新颖,其毒性、放大工艺、生产成本、市场都是未知,企业都不敢贸然花钱购买专利技术。谭红找了多家企业,2010年才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一家合资公司合作进行中试生产。
“相互信任是迈出成果转化的第一步。”谭红理解企业的担心,一方面想通过新技术和新产品增添活力,另一方面又对市场前景没有足够的把握。随着新奥霉素中试的成功,企业对这个新型农药愈发感兴趣,双方采用了独家使用专利的方式进行成果的转化。目前,新奥霉素农药正在进行产业化开发工作。
“生物技术孵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谭红认为,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双方有足够的耐心和韧性,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在成果转化方面,谭红总结出的几条经验是:首先科研人员要对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感兴趣;二是寻找适合的企业进行成果转化;三是做好前期沟通,签好合作协议;四是精诚合作、相互信任,竭尽全力攻克产业化转化过程中卡脖子的难题。
在谭红看来,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有用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的决心以及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信心,遇到困难才不会气馁和半途而废。
未来,谭红希望带领团队开发出更多生物农药,把新型生物农药、“预防为主,免疫诱导”的植保理念在广大农村进行试验示范,用绿色环保技术生产绿色农产品,为国家的农作物安全生产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科学报》 (2015-05-25 第7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