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胜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5/15 8:30:18
选择字号:
钱伟长的人文积淀

 

■吴胜明

【钱伟长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时,数理化三科成绩总和只有100分,但文科成绩出众。】

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十数次去国家图书馆阅读《钱伟长文选》,了解钱伟长的成才之路。其成才之路给人很大的教育和启发。

钱伟长28岁时留学加拿大,师从辛吉教授从事弹性力学研究,其博士论文就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60岁的祝寿文集中。31岁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直接在冯·卡门主持的喷射推进研究所工作。钱伟长是中科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即院士),他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

钱伟长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时,数理化三科成绩总和只有100分,(其他同学大都在200分以上),但文科成绩出众。清华是进校后再选专业,清华中文系主任欣赏钱的作文,希望他学中文;历史系主任欣赏钱的史学修养,希望他学历史。当时日本入侵,民族危机,钱要走科学救国之路,决定弃文从理,学习物理。他找到物理系主任吴有训教授,谈了整整一个多星期才同意钱有条件地进入物理系。这些条件是:1.学年结束时,物理和微积分的成绩都超过70分;2.选修化学;3.加强体育锻炼,因为钱入学时身材瘦小。物理不是那么好学的,一连7个星期钱不及格。但他不灰心。最后学年结束时各科都追到80多分。

是什么原因使钱伟长能念好物理,并且在清华当年21位学生中脱颖而出,在科研中取得杰出成就,除了众人所说的勤奋、天分等等之外,笔者认为其深厚的人文科学积淀是造就钱的重要条件。钱伟长的四叔是中国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其高中时代就是在四叔当校长的学校度过,是四叔把他培育大。1990年11月4日《文汇报》,钱伟长写了一文《谈四叔钱穆》,内中写到:

“在苏州中学读书时,听四叔讲文学,从《诗经》《史记》《六朝文赋》讲到唐宋诗词;从《元曲》讲到桐城学派、晚清小说,脉络清楚,人物故事有情有节,有兴趣,有比喻,妙语连珠,扣人心弦。我和他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学到不少东西。”

钱伟长的夫人孔祥瑛是西南联大中文系的,他们结婚时的证婚人是朱自清和吴有训。钱的夫人给钱以影响是不需说的。

这里不能不提到钱伟长作为自然科学家,还是汉字简化委员会的委员,下面引用他的一段话:

“我举一个例子,汉字的‘汉’,我也不晓得是怎么简化出来的。这右边的‘又’代表好几个字,如‘漢’改成‘汉’;还有一个字‘歡’改成‘欢’;还有‘樹’中间部分也改成‘又’。笔画多的都简化成‘又’,这怎么可以呢?应该系统地简化,这几个字还应该是不一样的,应该用不同的符号代表这几个字。”

这就是科学家。一个符号只应该代表一种意义,这是物理学乃至所有科学中的惯例。不然“科学大乱”。

钱老的人文修养之高是罕见。他熟悉《诗经》、唐诗宋词,对山水应该是钟爱的。钱老是一个正直的科学家,1957年反右时,被错划为“著名右派”。所以从1957年到1977年20年间“无工作”,周恩来总理惜才,在“文革”后期指定凡是到清华大学采访、参观的外国人一律由钱伟长作英文翻译,给钱一份工作。

电影导演伊文思的访问也是由钱担任翻译的。一位老科学家告诉我,中国人学英文分三个层次,最低的层次是和外国人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顺利交流;中间的层次是在你的专业范围内,能够和外国人熟练交流;最高的层次是你能看懂(注意是懂)外国小说、外国电影并能和他们交流。钱能够和外国电影导演交谈翻译,可见他的人文的积淀。不然,他胜任不了这种翻译。

《中国科学报》 (2015-05-15 第11版 作品)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听导师的话,毕业论文答辩这样准备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