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阻断交通
地震诱发山体滑坡毁坏民房
编者按
随着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实施,区域性经贸合作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山地研究与国家经济建设的结合日趋紧密。为更好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中科院成都山地所几代科学家坚持不懈地科研攻关,在山区防灾减灾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本报记者 王珊 彭丽
山地灾害 发展的拦路虎
今年两会期间,“一带一路”“京津唐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等颇受关注。在这一系列战略规划的坐标中,多山的西部作为生态服务和资源供给的关键支撑点,承载着历史,也昭示着未来。山地的协调与可持续性,既关乎民生大计,也关乎国家大战略格局的构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容忽视的薄弱而重要的区域。
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离京考察,就将第一站选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这表明党和国家对山区防灾减灾的高度重视与关切。灾难不仅造成国家和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给山区人民的心灵刻上了一道道伤痛的疤痕。
地震和山地灾害伴生,使山地灾害的威胁与影响此消彼长,成为山区发展抹不去的隐痛。
种种迹象表明,近年全球进入了一个地震活跃期。自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6年内在世界范围内发生7级以上地震131次,产生重大灾害的为11次,其中包括中国的玉树地震和芦山地震。2008年以来的5年内中国的地震活动也十分频繁,6级以上的地震达到40次。
山地灾害集中爆发的惨剧一次又一次重演,给人们敲响了科学防御的警钟。山区防灾减灾已经成为国内国际必须高度重视的新常态。
大量事实表明,地震及其触发的山地灾害严重阻碍我国山区的建设与发展,成为山区安全保障的一块心病。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因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多亿元,占全部自然灾害损失的40%多。
在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的不仅有山地灾害给山区人民带来的家园毁灭之痛,也有其对国家发展战略具体实施的严重制约。
中国西部广袤的崇山峻岭是古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是“一带一路”的战略高地,防治山地灾害首当其冲。据统计,我国现有公路193万公里,铁路7.4万公里,其中60%穿越山区,因而很有可能受到山地灾害的威胁。
在实施城镇化的国家战略中,西部山区的城镇化更是与防治山地灾害紧密相连。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山区有1000多座城镇、5万多个自然村存在山地灾害隐患,这些自然村大都集中于泥石流或山洪堆积扇区和古滑坡平台。我国6.8亿千瓦的水能资源蕴涵量,70%集中在山地灾害严重的西南山区;我国170多类矿种、大部分矿山集中于山区,并且普遍靠近山地灾害易发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也大部分处于山区,与山地灾害如影相随……这些隐患像定时炸弹一样,一旦被引爆,后果将不堪设想。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的那样:“自然灾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中华民族的心腹大患。我们应该有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更多的忧患意识,必须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寻求科学发展,否则便没有出路。”
破解难题 “防害”时不我待
山地灾害的肆虐与惨烈,使人们痛定思痛。
专家指出,山地灾害大多发生在我国的西南地区,这个区域山势陡峻,地质环境复杂而脆弱,又集中分布了相当多的人口,包括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所有这些受山地灾害的威胁非常大。山区脆弱的地质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强烈扰动和极端气象事件的影响下,导致山地灾害频发,区域危险性增加,而地震使山区的灾害局面更加严峻。
纵观历史,中国山区100年来经历了战乱、盲目森林砍伐、过度垦荒、无序建设,使山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山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水土流失形势十分严峻。人类活动违背自然之道,已经给山区人民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布局,西部山区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预示着西部发展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建设发展的节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更加铿锵有力。
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城镇化会议上提出:“城镇化要向中西部倾斜。”机遇蕴涵着挑战。由于中国中西部是山地聚集的区域,因此,山地问题是中国城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国情,这关乎近6亿山区人的福祉。其中,山地灾害问题不容回避地摆在了国人面前。
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山区有24万处山地灾害隐患点,直接影响着3500多万人的居住安全,尤其是西部省区山地灾害隐患甚大、风险甚高。足见,山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发展和多发的山地灾害威胁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山区城镇建设面临的一大症结。
事实证明,我国作为多山的山地国家,西部山地既承载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与屏障功能,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着巨量的水资源。高强度的山区资源开发和山区发展与日益加剧的山地灾害对立的尖锐矛盾,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紧迫性的难题。显然,山区发展与防灾减灾到了必须并举同行的时候。
在山区人民多层次的需求中,生存安全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底线,正所谓一安百泰,反之,不安则百废。从国家需求层面看,加强山区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与减灾技术的基础研究已迫在眉睫。
为此,专家们呼吁:在山区建设中必须把提高社会防灾抗灾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加以考虑,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而忘了安全,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科学发展 直面现实和未来
我们必须直面这样的事实:山地生态服务功能和安全屏障作用的可持续性发挥,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问题,山地灾害防治和风险管控技术研发的急迫性和创新性问题,山区开发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阈值问题等等,都是牵动国家统筹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大格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山地生态系统健康,也就失去了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水、土、气、生四大系统的生态维系基础,也就动摇了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根基;没有强大的山地灾害防治能力和体系,山区安全发展就无法保证。
关注山地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大命题,是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召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所在。
从国家公共安全和国际竞争的角度来看,山区的国家地位越来越显要,越来越受到全球广泛关注——重视山地科学发展,是国家意识的觉醒。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经济30多年来高速、粗放的发展模式,让我们忽视了资源、环境对人类和谐共生的重大意义,忽视了人为因素对日益脆弱的山地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山地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
我国山区的基本国土形势,倒逼我们重新思考未来发展路径。
中国西部山区如何突破山地资源要素的制约?如何摆脱生态环境承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的“双重约束”?怎样理解“环境也是生产力”这一论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在西部山区,西部大开发实则是山区大开发,开发西部必须解决好山区科学发展这样一个宏大的社会课题。
忧患山区的发展必须上升到国家意识层面。我们务必切记:抓山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把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
《中国科学报》 (2015-04-30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