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采用腐植酸尿素后收获的大姜 中国农业科学院供图
■本报记者 李晨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我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的主题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作用”。记者在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的过程中了解到,该院为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管理,多措并举,已表现出知识产权创造速度增长很快、管理措施有力、转化运用成效显著、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的良好态势。
在中国农科院,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的方式主要包括自行实施、转让或许可以及出资、融资等。
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成果转化局了解到,部分研究所如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特产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棉花研究所、蜜蜂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等通过所办企业自行实施了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另一批研究所,如生物技术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等通过作价入股转化了多项专利。
例如,油料作物研究所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和产品”发明专利的运用就选择了自主实施和与企业联合实施并举的途径,同时,他们也将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实现了良好的转化前景。发明人李培武等经过15年系统深入研究,发现了外源细胞因子对杂交瘤形成与生长的调节规律,提出了一种全新技术方案,实现了对黄曲霉素的高灵敏现场检测。
他们申请了核心专利以及系列技术产品的1项国际专利、10项发明和1项实用新型专利。在得到广泛许可和应用后,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与美国Agri-Analysis公司等8家企业成功签署了合作协议,生产出免疫亲和微柱、试纸条、试剂盒、检测仪等系统配套产品,灵敏度比现有方法提高了10~50倍。目前已成功融资7400万元,许可2700万元,知识产权出资9696万元。在不同领域的60多种产品、200多家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和科研院所中推广应用,部分产品销往美国、印度、巴基斯坦、斯洛文尼亚等国。近三年技术应用获得新增利润434亿元,新增税收48亿元,节支超过1亿元。
不过,更多的研究所是通过许可转化运用相关专利权和植物新品种权。
记者了解到,“一种植酸酶的克隆和表达”发明专利的应用推广采取的就是主要与一家国内酶制剂重点企业合作生产并推广的方式。饲料研究所姚斌等人研发的这项植酸酶生产技术,能提高饲料用酶生产性能并降低其成本。所提供的基因资源快速分离技术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广泛应用获得了上百个具有学术研究价值或应用前景的新型饲料用酶。
该发明获得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专利授权保护,并进行了相关专利的多重授权保护。其技术方案还用于美国PHYTEX公司植酸酶的生产改进。主要技术合作单位累计生产销售酶产品11.6万吨,直接经济效益13.39亿元,创造利润4.28亿元,在全国31省区上千家饲料及养殖企业推广应用。产品出口到美国、欧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创造3.81亿元的出口额。植酸酶的应用已累计产生间接经济效益540亿元,并节约磷酸氢钙矿物资源1000万吨,减少养殖业磷氮等有机物排放1300万吨。
又如,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的赵秉强等发明人经过对氮肥改性增效深入研究10多年后,利用天然有机物质研发了一系列氮肥增效剂,腐植酸增效剂就是其中之一。该发明在基本不改变当前尿素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将高活性腐植酸增效剂通过添加简单设备直接加到尿素熔融液中生产腐植酸尿素,无须二次加工,且具有与普通尿素相同的产能。不仅大幅度降低能耗、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增效剂微量高效,在降低氮素损失方面腐植酸尿素显著优于普通尿素。
通过在全国15个省的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大田作物上应用试验示范,作物平均增产9.6%,氮肥利用率平均提高7.9个百分点,增产增效效果良好。通过与国内大型氮肥企业的联合,腐植酸尿素产品及其技术得到广泛许可和推广应用,先后在8家大型尿素企业实现产业化生产。至2014年,总产能达200万吨以上。近3年,腐植酸尿素总产量超过80万吨,推广应用2000万亩,粮食增产5.8亿公斤,企业获利润8000万元,农民增收5.1亿元。
作物科学研究所研发的玉米抗低温增产调节剂,共转让了专利6项,获得专利费310万元,推广提成2500万元。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的“杂粮面粉及其制作方法与应用”专利及相关设备许可金额为190万元,利用该专利生产杂粮挂面、面片15112吨,累计销售额8159万元。
这些专利的转化和应用为我国农业生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中国科学报》 (2015-04-29 第5版 农业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