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倪思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11 14:14:12
选择字号:
两会手记:不因苦难持久而麻木

 

■本报记者 倪思洁

“调研中,我看到了一个场景,学校里没有足够的凳子,三个小孩挤在一条凳子上,还有些孩子需要背着课桌椅子去上学。这太让人痛心了。”在教育界的分组讨论上,全国政协委员孙惠玲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孙委员,你说的这种情况,我们经常能见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在场的另一位委员接着孙惠玲,说出了这样的话。

这样的对话,让人难免心生感慨。感慨的,不是这些基层学校条件的艰苦,而是政协委员在年复一年目睹基层群众的艰苦后,心灵如何不被磨出老茧、生出麻木。

“不都这样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能听到这样的话。当弱者无力于改变现状时,往往会选择接受和忍耐。但是,作为参政议政的政协委员们手中握有改变现状的可能性,接受与忍耐的念头是动不得的。

最近,有媒体对政协委员们一些近乎“献媚”的言行发出质疑,提醒政协委员是来参政议政,而非鼓掌称好的。这样的“献媚”确实存在,但并不表明所有的委员都是这样。

中国这么大,很多旧的苦难仍未解决,而新的苦难时刻都在发生。每天,当记者站在界别讨论组外面的走廊上,看见正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政协委员们义愤填膺,慷慨陈词,都会在心中为这些不因苦难持久而麻木的政协委员们鼓掌,正是有了这样“痛并清醒着”的人,才让和谐社会的建设保有一股持续前进的力量。

《中国科学报》 (2015-03-11 第4版 两会)
 
相关专题:2015两会专题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