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阚海东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9 8:45:07
选择字号:
阚海东:共同应对“呼吸之疾”

 

■阚海东

“接手环保部工作一个月零一星期,每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天蓝,不敢懈怠;像当天那样(雾霾),则深感不安,要加倍努力。”在3月7日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新任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如是说。他还援引李克强总理去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要像向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两会期间,北京又遇连续多天的严重污染天气。华北、黄淮等地还有中度雾霾警报尚未解除。为此,环保部今年的工作,修法、执法、科学系统治霾、信息公开等被列为重点。然而,这些措施均围绕污染治理展开,对雾霾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防护与应对却只字未提。这虽然属于卫生部门该解决的问题,却与环保部息息相关。

近年来,学术界、政府和公众高度关注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雾霾天气的主要特征是高浓度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回顾现阶段国内已有的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证据,我国环境与健康工作者在不同的健康效应终点上(急性健康效应、慢性健康效应和干预效应),研究了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确证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并给出了一定的定量结果。但这些进展,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管理决策需求以及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今日,我们仍缺乏危害特征的基础研究数据,对大气污染致健康危害机制的认识也十分有限,大气环境管理亦缺乏基于本土的健康研究证据予以指导,这也严重制约了相关疾病的有效防治以及相关政策与标准的制订。

当前,国内关于PM2.5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我国已有PM2.5与健康之间相关性的生态学研究和干预研究,但缺乏对制订标准最为有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在生态学研究方面,在1993年至1997年,中美学者就合作在广州、武汉、兰州、重庆等城市开展了横断面调查。结果发现,PM2.5与儿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和肺功能下降呈线性、正相关关系,PM2.5的影响远大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此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开展的时间序列研究认为,PM2.5暴露确实增加城市居民的死亡和发病风险。通过组分分析发现,我国PM2.5中健康危害大的成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燃烧。在干预研究方面,北京奥运期间开展的干预研究发现,北京大气PM2.5浓度从奥运前的8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奥运期间的45 微克/立方米左右,其间北京市居民哮喘发病风险下降了50%,各种亚临床健康指标(比如血液炎症因子、凝血功能等)也有明显改善。

研究发现,PM2.5对人体各器官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呼吸系统健康的影响,会导致局部支气管的通气功能下降、细支气管和肺泡的换气功能丧失,长期作用会导致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在心血管系统方面,会诱导血栓形成、血压升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以及心率变异性降低、心率升高和心律失常。特别是致癌效应,PM2.5中的多个成分具有致癌性或促癌性。实验研究发现PM2.5的有机提取物和无机提取物也都具有致突变和遗传毒性。美国癌症协会主持的一项队列研究,对120万美国成人进行了长达26年(1982~2008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发现PM2.5浓度每升高10微克/立方米,人群肺癌死亡率将升高15%~27%。

还有研究提示,孕期母体的PM2.5暴露与低出生体重、早产、宫内发育迟缓等有关系。此外,有部分研究提示,PM2.5诱导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可能累及脑部,从而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展。但目前PM2.5对生殖、神经等影响的结果不甚一致,尚无法确证因果关系。

雾霾污染预期在未来仍会在国内不同程度发生,因而如何从公共卫生的角度应对雾霾天气显得尤为重要。

对公众而言,在出现雾霾天气或大气PM2.5浓度较高时,采取一些必要且科学的防护措施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对PM2.5污染敏感的人群(如心肺疾病患者)则需要减少室外PM2.5的暴露。

对于一些疾病患者,如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可适当加大药物用量,加强健康监护。由于氧化应激是PM2.5主要致病机制之一,因此可适当补充具有抗氧化功效的药物或营养品,如含omega-3脂肪酸的鱼油。

但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在国外低浓度污染条件下取得的,在中国能否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尚需开展临床实验加以证实。

参考加拿大和我国香港环保部门推出“空气质量健康指数”的做法,我国国家卫生和环境管理部门可推出“雾霾健康指数”,以直观地告诉公众空气质量对健康危害的程度,从而指导人们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雾霾的健康威胁。

(作者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5-03-09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