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晶晶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3/6 11:23:53
选择字号:
刘建妮:揭开化石中“活着的秘密”

刘建妮在观察化石。

■本报记者 张晶晶

除了细腻敏感之外,刘建妮骨子里的冲劲儿、韧劲儿,是她前行路上的原动力。

1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据悉,本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共有111个单位和22名专家推荐、提名有效候选人183人,最终入选者10名。其中,来自西北大学地质学系的刘建妮教授是最年轻的一位,年仅36岁。

刘建妮长期致力于节肢动物的起源探索,因而跟化石结下了不解之缘。2006年,她在我国云南澄江化石库发现了一些造型奇特的古生物化石。经过5年的研究,她撰写的分析节肢动物门起源与早期演化的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上,初步破解了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科学难题。

从活的生物到死的石头

虽然现在在古生物研究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立志之初,刘建妮的理想却并不在此。

“我生长于秦岭农家,小时候的生活无忧无虑,经常满山遍野地窜,只为观察蝴蝶的翅膀在太阳下透出的迷人色彩;拿起小棍翻动地上的树叶,寻找形态迥异的昆虫,这些都是常有的事儿。”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刘建妮回忆说,正是儿时那纯真的热爱和强烈的求知欲,激发起了自己对于生命研究的浓厚兴趣,并将之延续为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

学生时代的刘建妮勤奋好学、成绩优异,所有科目中最喜欢生物。加上从小贪玩调皮,尤其喜欢花鸟虫鱼等各种活物,高考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生物系。

1997年,刘建妮考取西北大学生物系生物学专业。4年后研究生入学考试时,她本来一心要读自己喜欢的动物生态专业,却不想复试时被拦在门外。理由让她哭笑不得,并不是成绩不够格,也不是面试成绩不好,而是导师觉得女孩子无法一个人在野外观察动物生态。

研究对象从活的生物变成了死的石头,巨大的反差一度让刘建妮十分沮丧。“当时我非常迷茫,未来在哪里?然而,生活就是这样,当它给你关上一道门的时候,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在22岁的刘建妮迷惘之时,导师舒德干院士带她走进了古生物的世界。

舒德干鼓励她说:“化石虽然是死的,但其中隐藏了生命的奥秘,你要通过研究让它活起来!”老师的一句话让她静下心来,致力于去探索发现化石中“活着的秘密”。

从年轻“妄为”到终有所成

虽然可以一次从野外背个三十斤化石回来,但是从外表上看,刘建妮是个标准的淑女——她喜欢穿裙子,讲起话来温柔娴静,喜欢逛街,周末也总是尽量留给家人。

造成目前女性科学家比例偏低的理由,她始终不认为性别或者基因差异,更多的是因为文化的桎梏和社会的压力。“实际上女性在科研中比男性更有优势,因为女人天生敏感,如果能在科研工作中恰当运用女性敏锐的第六感,再加上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感性情怀,对于拓展科学的想象空间是非常有利的。”刘建妮说道。

这似乎道出了她自己能够取得成绩的些许原因,除了细腻敏感之外,刘建妮骨子里的冲劲儿、韧劲儿,是她前行路上的原动力。

2001年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之后,刘建妮从事的是寒武纪叶足动物研究,2004年写成第一篇文章。当时觉得自己有了重大发现的刘建妮十分兴奋,非常自信地将文章投到了《自然》杂志,结果文章一审后被拒。舒德干安慰爱徒说,能够送审已经很成功了,已经是十里挑一的水平了。经历了这次事件,刘建妮开始沉下心来,思索良久后最终意识到自己的诸多不足。

2006年在云南澄江化石库发现仙人掌滇虫的化石之后,刘建妮一再提醒自己,一定要沉稳,不能再毛躁,否则不知道下一次机会何时才能到来。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她最终发现了这种奇特化石所传递的关键信息:化石中的叶足动物已经发育出分节的附肢,但却仍保留着柔软的蠕形躯干。确凿的化石证据表明节肢动物附肢的分节早于躯干的分节,这一发现首次初步破解了节肢动物门起源与早期演化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科学难题。2011年,她的仙人掌滇虫研究入选为201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12年入选国际十大生物新属种,并且是当年唯一一个入选的化石新属种,也是唯一一个代表中国入选的生物新属种。

刘建妮撰写的分析节肢动物门起源与早期演化的论文,最终于2011年1月24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自然》上。从年轻“妄为”到终有所成,刘建妮也是十分感慨,她说:“从发现化石到文章发表,不知不觉就进行了五年,距离我2001年入行刚好十年,也可谓十年磨一剑吧。”

睿智但平和,严厉但幽默

科研之外,刘建妮的另外一个工作便是教学。在教育上,她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能够和学生像朋友般平等自由地交流。

之所以立下这样的目标,主要原因是她自己从小就比较喜欢这种风格的老师——用她本人的话来形容就是“睿智但平和,严厉但幽默”。在学生们看来,刘建妮确实是一位既严厉又自由的老师:交代的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但尽可以放飞自己的思想,不必拘泥于她的思维框架。

聊到做科研中最困难的事情,刘建妮回答说可能和其他行业的很多状况一样,莫过于“同行相轻”,而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途径是做好自己——问心无愧做人,脚踏实地做事。在她看来,学生们如果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固然值得高兴,但是她首先希望的是学生们能够品格高尚、思维活跃,正如她对自己的要求一般。

这样的想法与她在德国工作期间的经历不无关联。2008年,西北大学地质系出台新政策,青年教师要晋升职称必须有半年以上的出国留学经历,而非常不幸的,刘建妮属于“西大土生土长的老土鳖”。为了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她开始着手出国申请,看中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公派出国名额及德国的洪堡奖学金。包括导师舒德干在内的很多同事都建议她不要申请洪堡奖学金,应该再多积累两年,而刘建妮自己觉得应该“冲一冲”了,当时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SCI论文已经有7篇,均获得良好的国际反响。最终她一举拿下了两个名额,一共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呆了两年半的时间。

在德国的工作氛围十分宽松,工作压力较小,而且没有太多琐事,这样的工作环境令刘建妮唏嘘不已:这简直是年轻人厚积薄发的天堂。

虽然氛围轻松,工作上大家却也是丝毫不敢怠慢。刘建妮迫切希望带回来教给学生们的,正是德国科研工作者诚信扎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诚实自不必讲,认真是我们太需要学习的东西了。柏林自由大学地质系负责扫描电镜及拍照的工程师,做事非常仔细认真,我有任何困难去找他他都很耐心负责地帮我解决。如果我们的学生做事有这种态度,那没有什么事做不成。”

日常授课之余,刘建妮还录制了网络公开课《化石趣谈》。虽然是件“额外”的工作,但她觉得做这样的科普课程可以让大众了解科学,不再是科学家们自娱自乐。录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是非常煎熬、耗时耗力,特别是其间奶奶病逝都未能陪伴,这让刘建妮至今回忆起来内心都隐隐作痛。但让她倍感欣慰的是课程的反响非常好,收到很多网友的反馈邮件。

“最开心的是有一次我去打羽毛球,球馆看门的老大爷突然问我,你是不是西北大学的刘建妮老师,我说是啊,他说我看了你的《化石趣谈》,很生动有趣,我很喜欢,随后他还问了我几个相当专业的问题。”这次偶遇让刘建妮非常开心,“老大爷已经六十多岁了,文化程度不高,他能喜欢并且听懂我讲的课,证明我做到了普通大众的基本科普! ”

《中国科学报》 (2015-03-06 第5版 人物)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