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勤
“如果你改变看世界的方式,那么你将改变看见的世界。”
这是微软虚拟现实眼镜“HoloLens”打出的标语。尽管HoloLens已名声在外,12月23日,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创新孵化总监程骉依然在“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5年第一届理事会工作会议暨Strong VR新年论坛”上卖力地“推销”着虚拟现实技术(VR),继续向产业界靠拢。
“有人认为2015年是VR技术元年,也有人认为2016年才是,我看只是农历和阳历的区分而已。”中国工程院院士、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沁平在这次会议上打趣道,“无论如何,VR产业正迎来春天。”
VR热潮涌向中关村
2015年,谷歌、Facebook、三星、索尼、微软等世界顶尖公司纷纷涉足虚拟现实领域,国内企业华为、腾讯、百度也纷纷布局虚拟现实:12月22日,腾讯发布了VR开发者计划;12月23日,乐视公布了VR战略,正式进军虚拟现实领域。
VR已成为行业和资本追逐的热点。
在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VR热潮也在这里涌动。2014年12月,位于北京上地的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Strong VR)落成。据北京实创总公司董事长陈晓智介绍,Strong VR是当时全球首个VR垂直孵化器。
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本土VR企业,推动行业应用,普及大众使用。中关村有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资源优势,本土VR行业企业可以在这里得到孵化、加速、成长。
该空间目前已有虚拟现实教育培训、主题娱乐、游戏开发、建筑可视化、军事航天、医疗应用、工业仿真、环幕投影、力反馈等诸多领域企业入驻Strong VR。截至2015年12月,Strong VR累计孵化虚拟现实创业项目40余个,其中有9个孵化项目获得风险投资,2个项目获得A轮融资,融资总额7500余万元。
在上述理事会和Strong VR周年庆上,海淀区副区长王卫明表示,希望中关村在虚拟现实领域能够“促进产学研结合,助推海淀区的科技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广泛开展国际化交流,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孵化器里的故事
目前,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已逐渐形成生态产业链,各行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需求也已形成闭环,不同项目间可以积极展开合作对接。
昊威创视是入驻Strong VR的项目。据创始人杨威介绍,他们正在做电影《卧虎藏龙2》的VR宣传片,但因自身团队还同时做着其他几个项目,人手不够,就把这个项目中的美术和程序环节交给了同在孵化器中的IndieVR团队来做——这两项技术正是IndieVR团队的强项。
“我们同在一个屋檐下合作,随时沟通和调整。如果外包给孵化器外的团队,一周来汇报一次项目就算快的了。”杨威说。
北京乐客灵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虚拟现实内容开发、虚拟现实系统集成、虚拟现实线下乐园服务于一体的虚拟现实科技公司,同时也是Strong VR的入驻企业。据该公司CEO何文艺介绍,公司目前致力于推动中国虚拟现实电影以及虚拟现实线下互动娱乐行业的发展。该平台需要众多内容支撑,而孵化器中有多个专注虚拟现实内容制作的企业,北京灵境雪山豹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两公司一拍即合,合作非常愉快,已制作完成了《丧尸围城》项目。
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的入驻团队还成为了大企业的技术“驰援军”。陈晓智告诉记者,国家电网设备训练的虚拟演示视频也是由Strong VR的一个团队完成的,还在德国的展会上进行了展示。不过他坦承,从虚拟现实产业的生态链到行业生态圈的形成,中关村虚拟现实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VR的“产学研”经
“VR一哄而上,如何正确引导?在这个具备高端技术又需跨界融合的领域,如何实现VR资源的整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王建华认为,在这段“长路”中,VR产业面临资源整合的问题,尤其是进军VR领域的不乏身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技术团队。
今年10月底,“中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聚合了产、学、研、政、资、用多方资源,形成了虚拟现实与可视化产业技术、管理、金融、市场的有机结合。
张建伟是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他同时也在四川大学任职,对VR产学研结合、实现VR科研成果转化颇有心得。他在接过该联盟的聘书后,经常提醒VR业内人士:“VR产业已从专门领域发展到日常生活中,其用户也从专业人士发展到个人消费者,VR设备从高昂造价变成了普通的消费品,要密切关注VR产业动向,及时调整发展方向。”
陈晓智介绍说,接下来,中关村将以新型孵化器为接口,以联盟为平台,整合科技研发和产业链资源,搭建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探索形成产业信息、知识产权、人力交流、科研合作等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虚拟现实与可视化领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行业标准、评价以及质量体系的建立。
《中国科学报》 (2015-12-29 第8版 首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