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调查报告称,多重耐药性细菌的不断出现是对全球健康水平的最大威胁之一。调查显示,近2/3的受调查者(64%)错误地以为抗生素能治疗病毒性伤风感冒,而事实上,抗生素对感冒病毒毫无作用。这次调查又将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拉回大众视野。
为增强全球公众、政客和决策者对抗生素耐药性后果的认识,本月16日至22日,WHO倡议全球开展世界抗生素认知周活动。
WHO的此次调查数据是如何得出来的?一线医师使用抗生素的规范是什么?大众对抗生素使用存在什么误区?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使用抗生素普遍存在误解
“在9月14日至10月16日期间,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9772名受访者完成了调查,其中1002名来自中国。”来自WHO中国的吴琳琳女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尽管此次调查数据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和全球的情况,但结果依然有助于WHO和合作伙伴来确定公众在理解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上的误解和差距,以及如何通过未来的行动去改善。
吴琳琳表示,这是WHO第一次进行这样的调查。此次调查本身没有涉及测量抗生素的用量问题,仅仅是考察人们对使用抗生素的理解和意识。
调查结果表明,使用抗生素普遍存在误解。报告显示,在中国有61%的受访者认为抗生素能治疗病毒性伤风感冒,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感冒和流感是由病毒引起,因此并不需要用抗生素治疗。
理解哪些条件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吴琳琳表示,这项调查发现指出,人们迫切需要提高理解抗生素耐药性的问题,“WHO鼓励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只在有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正确使用抗生素。这包括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正确的剂量以及在正确的时间内使用。”她说,配合调查WHO推出了一项名为“慎重对待抗生素”的全球运动,以提高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重视并改变抗生素使用的方式。
抗菌药物使用有严格标准限制
“临床上耐药菌是越来越多,我觉得其中部分原因和抗生素的滥用有关,这种滥用不是用多少的问题,而是是否规范的问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感染科主任张霁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必须规范使用抗生素,因为病原体接触抗生素以后,如果不能被彻底杀死,就容易产生耐药性,也就是用抗生素一定要足量、足疗程,把细菌彻底杀灭,这是关键。不是抗生素用的少,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就少,也不是用的多,耐药性产生的就多。
如何避免抗生素滥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可能各个地方、各个医院的情况也不一样,目前在制度上已经比较完善了,钟南山院士也刚刚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用法用量都有严格标准限制。”北京天坛医院儿科主治医师任守臣说,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一遇到发烧就用抗菌药,而不考虑是否为细菌感染,又用的不规范,疗程不足或频繁的换药,有些患者发烧两天不见好就换抗菌药,这个问题比较严重。
“临床医生大都不会滥用抗生素”
“临床上选择用或不用抗生素受很多因素影响,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但我及我周围的同事大部分不会滥用。”任守臣告诉记者,门诊每天都有发烧的孩子来就诊,不少家长会要求开抗菌药,“首先我会要求给孩子查一下血常规C反应蛋白这类最简单的化验,作为间接判断指标;如果结果不支持为细菌性感染,我会说服家长不给孩子服用抗菌药,而是选用中成药中有一定抗病毒作用的药物。”
“现在正处于冬季流行性感冒流行期间,临床症状又比较典型,会给孩子查快速的鼻咽拭子。”任守臣说,如果查出来为流感病毒感染,会选抗病毒药物。
而对于医生是否会从使用抗生素当中赚取费用的问题,张霁则表示:“抗生素现在价格已经压得很低,这种治疗性用药反倒没有回扣,不像个别打着提高免疫力或者调解身体平衡旗号的药品水分会比较大。”
患者科普教育课亟待补上
“3岁以下的孩子中有15%左右的比例还是需要服用抗菌药的,而年龄越大,上呼吸道感染中细菌感染所占比例也越大。”任守臣说,怎么判断是否真的存在细菌感染?这需要临床经验结合检查结果来判断。
“我觉得医务工作者应该都在这方面有足够的临床经验,这很重要。另外很多家长不愿意为感冒的孩子查血,怕孩子受罪宁愿吃抗生素。”任守臣表示,这一点在越是文化水平低的地方越常见。医生有时候也不愿意多做解释,有时解释比看病还难、还费时间,干脆就开点抗菌药完事。
“普通感冒的孩子,早期大多是病毒感染,但是如果病程持续一周以上还不好,很多是后来继发了细菌感染,也有的是孩子体质问题,导致病程迁延不愈,这些在事先是没办法预料的。”任守臣说,这些对家长来说,不能理解,他们会觉得医生连一个普通感冒都看不好,要么是故意的,要么水平不行。
“为了避免发生上述情况,医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出抗菌药反而麻烦少了。”任守臣表示,防止抗生素的滥用,科普、患者教育、全社会共同参与,这才是关键。(科技日报北京11月21日电) (原标题:一项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2/3受调查者对抗生素存在认识误区——抗生素,你滥用了吗?)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