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商西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布时间:2015/10/23 9:40:56
选择字号:
陈可冀院士:有人反对中医是因为不了解

陈可冀。受访者供图

人物档案

陈可冀,1930年生,中西医结合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长期从事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临床及基础研究。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及首席研究员,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顾问委员会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

得知老友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很高兴。他用勤奋形容屠呦呦,认为正是好奇心和进取精神,让屠呦呦找到了提取青蒿素的钥匙。

在陈可冀看来,青蒿素研究获诺奖并不意味着中医中药这门学问获得世界的完全认可,但说明中医药值得“像宝库金矿一样去挖掘”,并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继承和创新。

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陈可冀坦陈对中西医结合等争议问题的看法,建议国家继续提倡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班,呼吁大家不要担心中医与现代医学结合,因为“中医不创新就难以很好发展”。

中医中药已获得世界认可?

南都:屠呦呦获诺奖,有人说这意味着中医和中药获得世界的认可,您怎么看?

陈可冀:好像还没到这个程度。青蒿素是非常典型的中医药成果,因为屠呦呦受到东晋药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这本书的启发,书里有句话说青蒿要“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而中药一般都是煎煮的,屠呦呦从这里得到启发,青蒿素提取要低温,这就是学习传统的经验,结合起现代科技创新的成就。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诺奖,意味着中医药是个宝库,要像宝库金矿一样,怎么去挖,需要方法。

南都:您和屠呦呦都是国内比较早致力于中西医结合的科学家,为什么会进入中医领域?

陈可冀:成立中医研究院是中央定的,提倡西医学习中医,培养中西医结合的人才,用现代科学方法继承发扬祖国的医学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当时卫生部还举办了西医学中医班,屠呦呦参加了第三批,系统学两年半,没有这个基础,她不可能找到《肘后备急方》里的这个方法和思路,发明是偶然的,但是有必然性,这必然就是她学过中医,又是药物化学家。

南都:您说的这个西医学中医班主要培训什么?

陈可冀:就是对中医知识要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学习中医的主要理论思想是什么,中医是怎么看病的。一般都要首先学习中医学四部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神农本草经》,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临床实践。结业后结合自己的专业去研究它。比如屠呦呦,学的是药物化学,青蒿素提取出来以后,测定结构及临床验证疗效又是另一种专业了,所以中医药的发展需要各个学科结合起来。交叉结合和中西医团结合作,优势互补。

南都:为什么当时就提出西医要学中医,中西医结合?

陈可冀:到目前为止,凡是得到国家奖的成果,如果认真查一下,还是以中西医结合的成果为多,所有国家批准上市的准字号的中成药,基本上也是中西医结合的成效。纯粹传统的中医也要认真传承,但中医真正要创新发展,还应重视进一步跟现代医学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这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陈竺院士(前卫生部长)在很多场合说到“提倡东西方医学融会,创造中国现代医学体系”,我很同意这个观点。中医经过几千年发展,成就非凡,是中国灿烂辉煌文化的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但时代不一样了,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不要担心跟现代医学结合,它只会促进中医学术发展。青蒿素研究证明中医和西医及化学方法结合,能够取得新成果。现代医学中的核医学、基因组学等等,都是学科交叉的成果。

中医怎样与国际接轨?

南都:一部分人始终反对中医,您觉得出于什么原因?

陈可冀:我觉得有多种因素,有人有意反对、蔑视,我觉得这是很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不了解,没学过没用过,没有亲身体会过益处。我认为要在逐渐发展中去认识中医的优越性。

南都:屠呦呦获奖并不能终结中西医的争论?

陈可冀:中西医结合是医疗和学术上的自然趋势,不是人为的,所以有一个过程。

南都:屠呦呦当年参加过的西医学中医班,现在还有吗?

陈可冀:很多地方都不举办了,有人甚至说中西医结合是“被忽视、被边缘化”的趋势,我希望各地能继续办。

南都:现在让一些西医接受中医的培训,他们会感兴趣吗?

陈可冀:很多西医很实事求是,对中医没有偏见,有的还做了很多中医临床或基础研究,很有业绩。我赞成培训采取自愿参加的模式,国家提倡,感兴趣的人来。问题是必须要给予必要的保障,要算上工作年限,不能培训完以后回去职称都不能评了。我当全国政协委员的时候,多次提过这个提案,最后一年教育部答复说要建“中西医临床专业”,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中西医结合问题。

南都:中西医结合当前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陈可冀:我觉得现在还没有形成共识,还是有不同的争论。希望管理部门允许大家采用多元模式研究和发展中医药,可以用传统的方法,也可以结合不同的医学或非医学专业模式;不要拘泥于一种,要提倡互补,达到共赢和多赢。要提倡学术民主,发挥不同专业人员的作用。

南都:在您看来,中医怎样才能更好地和国际接轨?

陈可冀:要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方法,以及语言的变革方法结合起来。走向世界必须有共同的语言,中医有很多术语,很科学,很文化,但是外国人听不懂,要逐步调整适应。语言都不能通,怎么办?所以要做很多工作,我们大家现在在做中医的名词术语翻译,中医的辨证诊断的规范化、标准化,临床研究方法上怎么跟国际接轨,等等。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很需要,大家也在做,不过难度还是很大的。

采写:南都记者 商西(原标题:有人反对中医 是因为不了解)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科学家发现第一颗拥有永久黑暗面的行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