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炎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0/9 9:15:41
选择字号:
屠呦呦获诺奖:信心、包容和改革

 

■白炎

10月5日,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在中国本土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喜讯在国内迅速传播的同时,获奖者本身的一些经历,也成为国内各类媒体热议的话题。

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讲,出现这样一种效应是意料之中的。屠呦呦研究员作为首位获奖者与大众的预期有太多不一致的地方:她没有博士学位,她没有炫目的海外学术训练经历,她的研究对象和手段也不甚符合国际前沿,她缺乏证明其研究水平的高影响论文和专著,她相比于许多科学大家来说默默无闻……

太多的不可能中,诞生了唯一的本土获奖者。出现各种不同声音、不同心态是很自然的事情。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自认为应该在祝贺过后作一些理性的思考。这也许对于中国科技界来说,是更有裨益的。

首先,屠呦呦的获奖无疑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青蒿素的发现以及在治疗疟疾思路上的创新,其重要价值不只是在国际上获得公认,在国内科技界也是有广泛共识的。这样一个改变成千上万人命运的科技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堪称名至实归。

至于当时的“大兵团作战”模式、众多科技工作者的集体贡献、屠呦呦对于合作者工作的借鉴等等,其实是科学发展史中,重大科技成果产生的一种惯常的、重要的模式。美国的“曼哈顿计划”、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当前各国的各种重大研究计划,都是围绕重大的科技目标,采用了集中攻关的有效方式。屠呦呦作为团队的代表性人物之一,获得诺贝尔奖,是合乎惯例,也是合乎情理的。正如屠呦呦本人所言,这也是对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奖励。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对于实现科技中国梦,无疑具有振奋人心的重大促进作用。

其次,屠呦呦的获奖,为中国科技发展回归本真、增强自信心提供了榜样。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一个重大的科技成果,其本身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即是否引领了人类的认知,是否造福于人类的健康和发展。而其他外在的、手段性的东西是相对次要的。这一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科技界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表现出原创性能力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盲目性的跟踪选题、不知其所以然的亦步亦趋,在追逐“热点”的过程中,在过分关注各种量化指标的过程中,失掉了对科学研究价值的判断能力。我们当然不能期望复制屠呦呦成功的模式,但我们可以得到启发:科学价值的判断和取舍是决定性的,找到了正确的努力方向,科学研究没有玄妙法门,只需坚持、只需创新。

当然,屠呦呦的获奖成果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取得的。在科技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我们必须把我们自己的科学价值判断与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力和物质条件结合起来,为我所用,这对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屠呦呦的获奖,是科学共同体坚守与反思的重要契机。三百多年的现代科学史已经证明,科学共同体是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一个科学共同体有着共同的原理、假设、方法论和价值体系。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一些革命性的科技成果往往冲击科学共同体的约定,并最终通过约定的修订与完善来形成科学研究的新基础。在我国,现代科学研究的历程相对短暂,科学共同体的发育还不尽成熟。面对屠呦呦在科学共同体中相对被忽视的处境,我们的科学共同体一方面要坚守,但更加需要完善和宽容。需要坚守的是,始终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遵循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式,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需要完善的是,我们的研究应该更加着眼于重大的现实需求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更加关注原创性思想的培育与发展,更加增强创新的自信心,更加善于接纳不同的研究思想。

在宽容上,饶毅教授应该是一个榜样。也许很难说饶毅教授在屠呦呦获得国际认可上发挥了多大的作用,但他抛弃门户与学派的差异,积极推介屠呦呦等人的工作,表现出了对傲慢与偏见的摒弃,表达了温暖、纯真的人文情怀,这其实是中国科技界最为稀缺的一种高端品质。

最后,屠呦呦的获奖,应成为加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积极因素。在新出台的科技体制改革中,理清渠道,集中资源,以重大目标为导向的科技资源分配模式,无疑是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转型的重要而正确选择。如果得以充分落实,一方面会大幅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实力,另一方面也完全有理由预期会产生类似“青蒿素”一样的具有重大价值和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在科技体制改革方案中,还大篇幅强调了人才的分类评价、国家奖励改革、院士制度改革等,这对于扭转我国科技界目前相对单一的价值导向和发展路径选择将是意义深远的。学术自由、学术民主、人尽其才、科技报国也从此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和依据。科技大军中的“屠呦呦们”也会有更加广阔的舞台。

获得诺贝尔奖,无疑是一场人类智慧的胜利。对于这样的成果,我们在接受人类认知光辉的洗礼,或者享受社会进步的美好时,对于获奖者,必须给予礼遇和尊重。

同时,每一个科技工作者也都深知,获奖、当选院士等等都只是科研工作的副产品,是对其过去研究经历的证明。对于当下、对于未来,每个科技工作者都是平等的,都需要,也只能以科学共同体公认的方式,通过不断的科研产出来证明。我们有理由为本土科学家首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大声喝彩,但没有必要泛化获奖的影响。获奖也更加不能成为一种学术观点对抗另外一种学术观点、一个科学共同体对付另外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武器。如果走向反面,就会与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精神背道而驰。

《中国科学报》 (2015-10-09 第2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