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耀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26 8:43:49
选择字号:
徐耀:科学创新并非科研人员的生存之道

 

■徐耀

长久以来,科研人员高估了科学创新的意义。科学创新的意义在于给予研究者长期的质疑目标,科学会在这种不断的质疑中发展,而不是给研究者提供跟风依据,这就是诺贝尔奖总要颁给很多年前的发现之故。这种高估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与普通人对天才的崇拜有关,这是人类的潜意识,表现在科学领域,就是科研人员将对科学偶像的崇拜映射到自己身上,从而高估自己的能力和所从事的工作。这种对科学创新的高估在全世界都存在,但在中国尤为严重,这实际上贬低了技术创新的意义,从而导致……

长久以来,科学创新被很多科研人员视为生存之道。不管何人,生存之道在于他能给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以短期的便利,同时获得相应报酬。生存是现实的需求,是个体和社会之间及时的交换,因此科学创新可以作为学术理想,不适合作为生存之道。科学创新好像在雾霾中寻找北极星,需要的是天才,如果大多数科研人员把这个当作生存之道,无疑会非常非常艰难。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社会,不是只鼓励科学创新,而是主要鼓励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前者目的是提高国家生存能力,后者目的是突破社会心理约束。在技术创新推进到遭遇发展瓶颈的时候,科学创新才会显现,我们大多数科研人员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应该是技术创新。

原创的科学研究很难获得资助,因此我们所谓的科学创新大多数只是在跟风而已。从国家基金的资助来看,恰恰如此,紧跟国际热点的想法总是容易获得资助。从发表论文来看,也是如此,高影响因子期刊总是发表热点话题的论文,而不是挑战性的结果。这样的研究有没有必要?当然有必要。应不应该大力资助?那要看政府的钱袋子。但是,如果跟风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利益,跟得久了,就会失去超越的动力。就像长跑比赛,如果我们给第二、第三名的奖励多于给第一名的奖励,谁还会争先做第一呢?很多科研人员正是把这些跟风研究当做生存之道,实际上是甘愿当长跑比赛的跟跑者,这样,既不需要证明自己工作的合理性,也可以获得不错的同行评价和经费收入,当然划算了。如此一来,所谓的科学创新就只是一个口号,实质上成为一种生意:国家既然那么喜欢SCI论文,科研人员就会把发SCI文章等同于科学创新,就会“批量制造”创新,这种群体行为产生大量“创新”泡沫,会直接把真正的创新埋没。目前各大出版公司争先恐后地创立新的刊物,就是为了容纳不断增加的“创新”泡沫。问题来了,泡沫毕竟是空的,也是脆弱的。

现实中,大多数以科学创新为生存之道的科研人员都生存艰难,除了向政府要钱,似乎别无他法。在政府主导科技投入的政策下,这种生存方式还可以维持一时,一旦政策制定者意识到大量投入只是产生了丰富的“创新”泡沫,就会改变投入方式。政府已经准备寻求政府投入和市场投入的平衡,正在引导转变,正如,中国经济的跛足发展必须寻求政府投资和银行信贷的平衡。在最近公布的科技分配体制改革方案中,政府投入会集中于真正的创新研究,原先那些造成权力寻租和“创新”泡沫的计划将被终结,因此,大多数所谓的科学研究将被视为可以舍弃的部分。科研人员们将何去何从?

回归正确的生存之道,为市场和企业做贡献。市场有巨大需求,但往往并不需要最新的东西,尤其在尚处于追赶发达国家状态中的中国。由于起步晚,中国企业需求的多数属于落后技术,因此企业家往往不认为科学家的创新成果甚或追踪热点的研究与自己有关,这样就产生研究与需求的鸿沟。如果科研人员无视市场的真实需求,一味地按照自己的路子前行,结局只能被企业敬而远之,那样的研究无非是自娱自乐罢了。此时,科研人员可能会觉得心理失落,原先做的“高大上”工作居然不被市场认可,反而要去做那些落后的东西。当企业最为紧迫的技术需求被满足、企业的盈利可以持续后,科研人员就可以引导企业向“高大上”技术迈进,在这方面,政府会帮科研人员,因为政府不可能永远迁就企业使用低端淘汰的技术给生态环境造成无休止的损害。

如此看来,帮助企业提升技术,满足市场需求,不把修补性质的“科学创新”本身当作生存之道,科研人员才能生存无忧。

(作者系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报》 (2015-01-26 第7版 学人)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