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杨 张孟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5/1/8 10:13:23
选择字号:
40年内全世界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一半——
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呼唤发展转型

 

地球到底能够承载多少人类?40年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有多快?人类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态危机?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日前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下称《报告》)回答了这些问题。

报告中,WWF使用了“地球生命力指数”概念,即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巨型的仓库,那么这个仓库里的资源还够人类使用多少年。地球生命力指数(LPI)由陆地、淡水、海洋生物群落三个独立的指标组成,该指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地球资源量的改变。

《报告》指出,人类对地球资源的需求已超过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需要1.5个地球才能承载目前人类的生态足迹。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向《中国科学报》指出,近40年以来,全世界野生动物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其中淡水物种的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76%,但人口在不断增加。

由于人均消费的不断增加,地球所产生的资源总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按照这样的需求发展的模式继续下去的话,到本世纪中期会需要三个地球才能满足人类所需。”他说。

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同时,人口和人均消费的增长正驱动着全球“生态足迹”的增加。所谓“生态足迹”是指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的生存所需要的,能够容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

WWF专家凌林博士指出,一个国家想要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证人均生态足迹要低于地球人均生物承载力,同时也能保持全球定义标准下的体面的生活水准。“但目前人类每一年需要的资源,地球需要一年半才能产生出来。”

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使得水资源短缺问题在日益恶化。超过200多个河流流域,作为25亿人口的家园,已经出现了每年至少一个月的严重缺水。凌林指出,“现在排出去的二氧化碳大概要100年才会降解。当前,人类的资源在减少。很大程度上我们是在开发子孙后代的资源。”

同时,《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关键的转折点,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非常关键,决定并改变着未来。

对此,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谢高地指出,我国现在已经开始重视并着手研究地球承载力的问题,但要真正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是更加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第二是提高生产效率;第三是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 (萧杨 张孟枭)

《中国科学报》 (2015-01-08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