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陆琦)9月23日,中国第六次北极科考队完成历时两个半月的北极科考任务,乘坐“雪龙”号顺利返回位于上海浦东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
据悉,自7月11日从上海启程,“雪龙”号总航行22000公里,最北到达北纬81度11分50秒、西经156度30分52秒。此次科考的考察海域主要位于我国历次北极科考的传统考察海域——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包括白令海盆、白令海陆架、楚科奇海、楚科奇海台和加拿大海盆等海域。考察期间,共完成12条断面累计90个站位作业和1个为期10天的长期冰站及7个短期冰站观测,获得多项重要成果。
考察队首次在北纬55度以北太平洋海域布放一套海气界面锚碇浮标;首次在极地海域开展了近海底磁力测量,获得了两条测线592公里的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磁探测数据;通过中美国际合作,首次在北纬80度左右及以北的加拿大海盆波弗特环流区布放了3套深水冰基拖曳浮标;完成国内首次海冰浮标阵列布放,共布放4组,目前均正常工作。
据了解,此次考察是我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后实施的首次北极科考,也是国务院批准的极地专项支持的第二个北极航次考察,对进一步加强中国对北极环境变化的了解、强化对北极战略地位的认识、提升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新华社供图
《中国科学报》 (2014-09-2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