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保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9/18 10:48:20
选择字号:
让学生早日品尝科研的滋味
中国科大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纪实

 

■本报记者 杨保国

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8届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比赛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主研发的“可佳”智能服务机器人夺得冠军。这是我国服务机器人首次在国际服务机器人标准测试中排名第一,标志着我国服务机器人研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同时,该校还蝉联多机器人2D仿真比赛冠军,至此已连续十年取得5次冠军、5次亚军。

“我们团队的成员以研究生为主,他们大多数是本科期间就到我们实验室参与研究的。”中国科大计算机学院机器人实验室负责人陈小平教授自豪地说,他们培养的“土著”多次战胜国际一流实验室的高手。

在实战中练就真本领

在这次于巴西举行的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中,研一的王宁扬负责可佳机器人硬件的拆卸、装配和维护等,为夺冠立下了大功。

王宁扬2009年考入中国科大,由于对机器人感兴趣,大一就参加了学校“RoboGame机器人活动周”比赛。大二下学期,陈小平率队在机器人世界杯大赛中取得冠、亚军各一项的优异成绩,回来后计算机学院组织宣讲和实验室参观活动,更激发了王宁扬的热情,便申请加入陈小平的实验室。

在中国科大,机器人不仅作为一项前沿科学研究,而且被看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陈小平所负责的机器人实验室,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选拔培养机器人方面的人才。他们首先面向本科生开设“机器人研讨班”课程,以研讨和上机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课程结束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申请进入实验室学习;一段时间后,再从中挑选能够承担比赛任务的同学,分配具体课题,开展研究工作。

“在这种培养机制下,有些同学很快就能独当一面,王宁扬大四就独立承担了可佳机器人硬件维护工作。”陈小平说。这些年来,进入他实验室的本科生70%以上保研,截至目前,已培养了51名博士和硕士,在学的还有20多名研究生和10名本科生。其中,作为竞赛核心骨干的优秀博士生,绝大多数是本科二年级就进实验室学习的同学。

陈小平发现,在本科阶段练就出色的实验能力和综合素养,对于博士阶段完成前沿创新研究具有极大的帮助。

多层次研究型实验教学

陈锟是中国科大物理学院2007级本科生,2011年保送本院研究生。在两年时间内,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物理学顶尖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3篇论文。

陈锟本科期间上了“大学物理实验”一至五级。“我以前极端推崇理论的重要性,但一系列的实验课使我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是一件多么重要和有趣的事情,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思维模式上的重建。”陈锟说,这种转变决定了他后来在研究过程中偏爱使用计算机模拟。

该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按照难易程度构建起多层次、研究型的六级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即“基础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代物理实验技术—研究性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低年级的实验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训练基本实验技能为目的;高年级课程则以全方位的科研素养训练和自主实验为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其中,研究性实验(四级)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从查阅文献、提出课题、实验条件准备、实验方案设计,到实验操作、论文写作、答辩等,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室提供相关的实验仪器和指导教师。

实验教学中心还及时将最新前沿科研成果、研究方法转化为教学实验,实验内容每年更新约20%。此外,他们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将新生分类,开设基础性开放性实验,并改革基础(一级)物理实验教学,将每个实验细化分解成基础、进阶、提高性实验内容三部分,对不同基础的学生作不同要求。而高年级的专业实验课与研究生实验课打通,实现了中学—大学—研究生物理实验教学的无缝对接。

“物理实验教学是我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实验教学中心的有些设备已达到科研级水平,学生掌握了这些手段就能很快进入到科研阶段。”该校教务处副处长汤家骏说。

切实体会科研滋味

在中国科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校内或中科院相关研究机构的导师和课题,利用一个暑假或一学年的业余时间完整地参加一个科研项目,完成后可得4个学分。

这项被称为“大学生研究计划”的改革是2000年正式实施的,将学生进实验室、课题组从事科研活动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之中。每届本科生中超过一半学生参加,约30%的同学还将研究成果公开发表。

中国科大信息学院2011级王牧可谓创新“小超人”。由于对李骜老师的“生物医学基础”课感兴趣,他报名参加大二暑期大研计划时,想作生物信息学方面的研究。在仔细研读了李骜推荐的几篇论文并商讨后,他才确定课题——“基于治疗前后癌症基因组数据的变异检测算法的研究”。

由于“概率论”“随机过程”这两门课还没上,王牧就在暑假前有重点地自学,为课题相关的数学建模打下基础。研究过程中,当对模型的理解和应用产生疑惑时,王牧自己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好处是锻炼了动手能力,但缺点是效率低下,有时理解会出现偏差,“甚至犯了原则性错误”。之后,王牧主动与老师多讨论,工作效率和工作方向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此后,王牧在创新的路上收获不断:参加与斯坦福大学合办的“创新设计课程”,其团队设计制造的产品原型“触觉导航系统”在最终的答辩中获得最好成绩A;在前不久教育部举办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由王牧等中国科大本科生与同济大学、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生组成的参赛队伍,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的30支队伍中名列前茅,获得二等奖。

“科大的定位是培养科技等领域的拔尖人才,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索热情,打下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是我校教学改革的主线。”中国科大副校长陈初升表示,“从本科毕业生中产生‘千生一院士’等事实来看,我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卓有成效的。”

《中国科学报》 (2014-09-18 第5版 大学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