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浩
■本报记者 王晨绯
不久前,温浩因在包虫病防诊治和器官移植领域作出巨大贡献而荣获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为此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获奖的唯一专家。
第十届光华工程科技奖不久前在北京揭晓,共有29位院士和专家获奖,新疆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温浩荣获该奖项。该奖项是我国社会力量设立的中国工程界的最高奖项。
新疆是包虫病的高发区,温浩是因在包虫病防诊治和器官移植领域作出巨大贡献而获奖。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的包虫病治疗水平如今在全国乃至国际都处于领先水平:建立了两种类型的包虫病外科根治治疗方法,在国内外率先研制出抗包虫病药新剂型并获国家发明专利。
“有时候,我们做一件事,看上去不可能会有结果,或者至少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是,如果我们肯再坚持一下,哪怕多坚持一分钟。用这一分钟的时间,重新判断一下自己选择的方向,或许你会发现奇迹隐隐约约出现在不远处。”温浩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如是云。
实现“零”的突破
从乌鲁木齐到巴音布鲁克大草原,大约一千多公里。温浩已经记不清楚往返过多少次——他常去基层开展肝包虫病的调查和手术。
中国是世界上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的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那个孩子只有13岁,却已经动过13次手术,他感染的是囊性包虫病,在今天看来,他的病还是有很大希望治好的,但在当时,我们只能努力延缓孩子走向死亡的脚步。”时隔30多年,温浩依稀能记得孩子那张苍白、枯瘦的脸。孩子患病之初没能及时发觉,等到确诊是包虫病时,包虫制造的囊肿已经感染了体内多种脏器,每一次手术,只能缓解一部分脏器的衰竭速度。
那个病魔缠身的孩子在温浩心里留下了烙印。而这段经历却成为他前行的动力与初心。
“肝包虫病不再是死神的请柬。”如今温浩率先在新疆建立了包虫病研究小组,培养出了新疆第一批高素质的包虫病专科科研人才。自2000年起,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活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与胰肾联合移植……温浩和他的团队在新疆实现了诸多移植“零”的突破。获得两项国内移植首例,即肝泡型包虫(虫癌)肝移植和胆管癌自体肝移植。
“器官的自体移植,简单地说,就是把受损脏器从身体内取出,在体外切除受损病灶,之后再将健侧增生的部分重新植入体内,手术难度极高,但可以让包虫病患者仍然使用自己的肝脏,更为有效地解决继发性感染和虫癌扩散等难题。”温浩声音低沉而又自信。
而自信背后的每一次选择和每一次尝试都很艰难,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但如果不去尝试,会有更多的生命直面死亡,这个选择,早晚还是要去作的,无法逃避。”
布局绿色通道
中国地域辽阔,重症患者遇到疑难危重疾病都要转诊到乌鲁木齐,不仅路途遥远、花销大,还可能在转诊途中延误病情从而带来生命危险。“仅仅一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无法救治所有的包虫病患者。”在温浩看来,只有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大多数包虫病病例,最初的治疗并不复杂,只要及早进行药物抑制,然后进行普通的外科手术,就可以控制病情甚至治愈。但是,如果延误诊治,包虫感染了体内多个脏器,那么治疗就会变得非常艰难。所以,应该想办法让这种病及早被发现。
“一是抓医疗扶贫,二是抓远程医学。”清晰的思路在温浩脑中成形。
2008年,作为新疆大型教学医院的院长,温浩提出“属地诊治、正确转诊、疑难重症少出疆”的目标,启动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开始在网上进行远程会诊。
有人算过一笔账:以一个病人、一个陪护到省级医院看病计算,仅路途、食宿等费用就需要3000多元。而通过远程网络会诊,只需要55元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
与此同时,作为卫生部包虫病外科救助专家组组长,温浩在全国首创将远程平台应用于包虫病外科救助,实现了与四川甘孜州人民医院和甘肃环县等地的定期跨省会诊,为全国各地的包虫病患者打通了一条救治疾病乃至生命的“绿色通道”。
他在“绿色通道”所布局的事情,其实可以用一组数字来简单描述:截至2013年末,新疆包虫病中心已在疆内建立网络医院158家;同时特色化地与新疆203家兵团医疗机构、23家监狱医疗机构远程联网;疆外建立与内蒙古、甘肃、西藏、四川、青海、宁夏七省区联网的包虫病专科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并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医院建立远程协作;国际上与哈萨克斯坦、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建立远程协作。
这些数字,从前他根本不敢去想。“有时候,囿于一种环境状态,留给我们的选项并不多,也不一定会有最佳选项,但选择,并不能决定最终的结果,它只不过是长跑中一次平常的起跑,可能启动时我比别人慢,但我会专注于跑的过程,之后就会更接近一个完美的结果。”
温浩从医30年来,先后带领医疗志愿者团队50余次远赴四川、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及新疆各地州市县包虫病高发的偏远地区,进行“属地培训、现场示教、互助实践”及外科技术培训和手术示范,培训、流调行程近百万公里,为约15万人发放了包虫病防治科普读物。
打造三个梦想
青春飞扬,谁不曾拥有梦想。30年前,温浩怀揣着“三个梦想”踏上回国的飞机:“吸引一批拥有留学经历特别是有博士学位和博士后研究经历的人投入到新疆医科大学的学科建设,培养一支以研究生、中青年为主的人才梯队和创新群体;创建新疆肝胆包虫外科,探索国内外先进的肝脏外科和移植事业,使其在新疆,尤其在包虫病根治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将包虫病诊疗研究事业做大,做成国际中心之一。”
这些梦想在当时看来都是遥不可及的,如今,温浩和他的包虫病研究治疗团队,已按照国际标准系统地组建了新疆特高发疾病资源标本库,积累了包虫病临床病人资料近6000例,包虫病样本600余份,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和实力的包虫病研究中心。
他们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包虫病临床分型标准,使用阿苯哒唑脂质体口服液药物治疗,做了国内首例晚期肝泡球蚴病(AE)肝移植治疗,填补了国内在肝AE人体原位肝移植领域的技术空白。这些“第一次”让温浩的第三个构想从一个初期的梦想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实。
当“三个梦想”逐一梦圆的同时,温浩主持的“提高我国包虫病诊疗水平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项目,也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梦想可以激发你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使你充满激情。当你因梦想而工作时就会焕发出不竭的动力,最终尝到梦圆的酣畅与快乐。”说这句话时,温浩的眼睛里迸发出光彩。
回国30年后,年逾五十的温浩再次树立了新的“三个梦想”:把一附院打造成西北一流,对中亚有辐射影响,在全疆起到示范作用的医、教、研现代化大型医院;由单一器官移植向跨学科联合器官移植发展;把新疆包虫病临床研究所所属实验室争创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创新群体。
在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青年职工讲堂中,温浩给他们留下了这样一句话:“对学习永持渴求,对工作永持敬业,对科研永持好奇,对社会常讲奉献!”
记者手记
以“水”悟人生
两次见温浩,他给记者的感觉都是忙。
第一次见到他,是在新疆科协组织的一次野外考察,温浩作为新疆科协副主席理应参加。不过由于同时是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的院长、新疆包虫病研究中心主任,又是肝胆外科的权威专家,大家都理解他时间吃紧。他只参与了行程的开端,送大家西出阳关——乌鲁木齐。
短暂的见面,他给记者仅留个大概印象:戴眼镜、个高、年轻、儒雅、沉稳。不过,握手时记者注意到,他有一双厚实的双手,手指修长,骨节分明,精心修剪过的指甲整洁而圆润,与人握手时非常有力。
那次的野外考察,参加者大多是新疆科技界的中流砥柱,他们有人建议记者采访温浩。“温浩出生在医生之家,受家庭影响他成为医生。你真应该和他聊聊他的三个梦想。”于是在记者心里留下这样一个印象——年轻有理想的肝胆外科狂人。
第二次见温浩是在北京。作为“新疆转化医学青年杰出贡献奖”发起人和捐赠人,他正在为此进行组织和评审。我们的采访约在傍晚六点见面。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的言语是来自西域的直爽味道。他说话速度缓慢,每一句话仿佛都要经过思考。他的思考仿佛是如何妥帖地将词语安放在最合适的位置,让你听起来安心又有信息量。当想表达自己态度的时候,他会诚恳地看着你的双眼。
记者旧闻重提他的三个梦想。他耐心地讲解着不知说过多少遍的梦想,没有一丝不耐烦。
“我常常将‘水’喻做人,水往低处流,意味着低调,先做再说;水能包容,做领导要有一颗包容心;水透明、本真,代表着讲真话、敢担当;水还很执着,滴水石穿,让时间和效果证明你是对的。”他以水的比喻结束了访谈。然后握手告别,踩着时间点匆匆赶往机场,飞往长沙参加第二天湘雅医院的学术讨论。
以“水”悟人生,对于名字也充满水的力量的温浩来说,再合适不过。
《中国科学报》 (2014-08-29 第9版 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