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绛
“核裂变”这个词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已经是理所当然,但最初被认识却是件了不得的事情。莉泽·迈特纳将自己关于“裂变”的相关结果告诉尼尔斯·玻尔后,玻尔的反应是:“啊,我们真蠢!”
莉泽·迈特纳是一名原子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她被爱因斯坦称为“德国的居里夫人”,赴美国客席讲课时被誉为“原子弹之母”。
作出如此重要的一系列成就,迈特纳在世时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和奖励。大部分关于迈特纳的资料上都有这样一句话——“她是一位需要重新被发现需要被公正对待的伟大女性”。
1994年5月,国际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通过一项决议,建议把第109号元素命名为Meitnerium,用以纪念迈特纳(Meitner)的杰出贡献。
遗憾的是,此时迈特纳已在地下长眠了26个年头。
1901年,迈特纳进入维也纳大学学习物理。不久她从报纸上看到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在1902年发现镭的报道,开始对原子物理学产生兴趣。
当时欧洲科学工作和进步的中心在柏林,并不是维也纳。很多伟大而著名的科学家都聚集在柏林,这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迈特纳也因此于1908年迁居柏林,师从马克斯·普朗克。也正是在柏林,迈特纳结识了后来一起工作了将近30年的化学家奥托·哈恩。
依旧受限于性别,迈特纳只能以无薪客席的身份在柏林大学化学研究所工作。她甚至只能从后门进入研究所,且不准进入教堂和学生实验室。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哈恩奔赴前线参战。正是在这段时间里,迈特纳在试验中发现了新的放射性元素镤。但这个成果1918年被报道时,哈恩是第一作者,迈特纳仅仅是哈恩的“助手”。
不久后,迈特纳的外甥奥托·罗伯特·弗里希来斯德哥尔摩度圣诞节,他发现迈特纳正在读哈恩寄来的信。这封信描述了用中子作用于铀之后,发现产物具有钡的放射性。迈特纳跟弗里希一道,试图对这一惊人的实验结果作出理论解释,最终成果以来信的形式发表在1939年元月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正是在这篇著名的来信里,迈特纳跟弗里希提出了一个物理学上的新概念、一类新的核反应——裂变。刚过一页的短文里,二人描绘了铀裂变的基本图景,并且计算出了裂变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后来,迈特纳又用实验验证了裂变。
但这项成绩又一次被记在了哈恩的身上。1944年,哈恩独自一人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因为担心承认和犹太人合作会危及自己的工作甚至是生命,哈恩在获奖前后一段时间,否认曾与迈特纳合作。迈特纳对此给予了理解,毕竟两人共事长达30多年,是彼此信赖的朋友。
然而,纳粹下台后,哈恩继续否认迈特纳的贡献,一再声称迈特纳只是自己的实验助手。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则认为“莉泽·迈特纳一直是研究小组的灵魂”。玻尔也正式写信给《自然》杂志,认为“这个成就应归功于迈特纳和弗里希。”
但哈恩始终坚持否定迈特纳的工作。这最终让迈特纳难以接受,最终断绝了任何联系。
1968年,迈特纳辞世。在她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一位从没有失去她自己人性的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报》 (2014-07-25 第12版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