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陈列厅再现野生动物及其生态。
■本报见习记者 赵广立
7月,暑假如期来临。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孩子们除了放松身心,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也是他们所期盼的。家长们如果想帮孩子们觅一个既能快乐度假又能有所收获的去处,北京自然博物馆是个不错的选择。
暑期活动精彩纷呈
当我们想要亲近自然,看到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这些精灵们,与它们生存的环境交相辉映,共同组成美妙的画卷。这时候最好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留住美好。怎么才能把这一刻拍得更精彩呢?技巧必不可少。植物摄影、昆虫摄影、天文摄影、微观摄影、水下摄影……这个暑期,自然博物馆就邀请来了来自科研领域的“摄影师傅”,分享他们的拍摄技巧。
目前已经启动的科学摄影讲习、征评及展示活动有个美丽的名字:“艳·遇”。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希望科学工作者的参与,不仅向公众介绍科学摄影概念和拍摄技巧,还能够呈现其科学研究过程的细节与精彩,培养和引导公众通过镜头发现科学之美。
暑期活动自然少不了“博物馆之夜”。据悉,自然博物馆今年的博物馆之夜将为公众奉上为期一周的“光影秀”。届时观众可以在当下流行的沙画艺术中感受生物的演化,在水影艺术中欣赏自然的风采,通过巨幅LED屏幕前的互动表演领略四季的变换……一系列形式多变的光影艺术表演将科学与知识以艺术手段展示,力求为公众带来科学与艺术的新体验和新认知。
北京自然博物馆大型原创话剧《小白的故事》将在暑期登台亮相。该话剧将为公众讲述一个关于贝加尔湖小海豹的真实故事,让人们深思贝加尔湖冰面上发生的人与动物之间的罪恶与救赎。同期登陆暑期档的还有新编童话剧《小蝌蚪找妈妈》。此外,自然博物馆常规开展的活动在暑期也继续推出并有新的主题加入。
阅古览今,探索自然奥秘
北京自然博物馆作为新中国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对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首屈一指,使得自然博物馆成为阅古览今、探索自然奥秘的首选。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建筑中,最神秘的莫过于“田家炳楼”,这座由香港实业家田家炳先生和北京市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标本楼藏着20余万件馆藏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已属孤品,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井研马门溪龙化石、中国唯一的恐龙木乃伊化石、北极熊、犀牛等。
馆内还收藏着世界各国友好人士赠送给我国国家领导人的部分礼品标本,如科摩罗总统访华时赠送给江泽民同志的珍贵的拉蒂迈鱼标本、越南胡志明主席送给毛泽东同志的亚洲象标本、朱德同志转送的鳄鱼标本等各类礼品标本。其中比较珍贵的还有新西兰坎特伯雷国家博物馆赠送给我国的恐鸟骨骼标本,这种地球上巨大的鸟已经于1885年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灭绝,而这件标本也是保存在我国的唯一的恐鸟标本。
为了更好地向公众展示这些珍贵标本,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以生物进化为主线,展示了生物多样性以及与环境的关系,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
古生物陈列厅展示的是生物的起源和早期的演化进程,透过化石的印痕,人们又可以看到已经灭绝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迹,带领人们穿越时空,聆听来自遥远太古代的声音;植物陈列厅就像一部绿色的史诗,叙述着植物亿万年的演变:由水生到陆生,即使是一朵花的盛开、一粒种子的传播,都蕴藏了无数的奥秘,留给我们无数的想象;动物陈列厅则讲述着这些“人类的朋友”身上的奥秘,将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动物及其生态环境还原再现,生动地展示着动物之美,动物界的神奇;来到人类陈列厅,可以一睹人类由来的壮阔历史:由猿到人,历经万年。
北京自然博物馆同时是一个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吸引了无数热爱自然的青少年。“动物之美”“恐龙世界”等特色展览,又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探索自然,热爱科学。
在常规展览之外,北京自然博物馆还不定期地推出各种各样的临时主题展览,例如“猛犸象”“达芬奇科技”“人体的奥秘”以及连续12年推出的“动物生肖”展览等都有口皆碑,以更生动的方式将大自然的神奇向公众展现。
《中国科学报》 (2014-07-04 第15版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