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合肥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25岁大四女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原因很有意思,这位孙同学穿着学士服在校园里拍毕业照时,居然抱着女儿——一个8个多月大的小女婴。而且孙同学对现状挺满意,并坦言生完了孩子再找工作有“优势”。
在这则新闻中,笔者关注的是孙同学的“优势论”和一些网友的认同。
在一些人看来,孙同学的选择恰到好处——“已婚已育,不用休产假,用人单位不用支出各项生育津贴,优势真的很大”。但笔者以为这恰恰透出对女性就业的不自信,以及对用人单位歧视貌似“积极”实则“消极”的应对,颇令人感到不是滋味。
孙同学的生娃经历不过是个偶然。怕就怕一些女性朋友就此认为,自己非得“完美”到让用人单位无刺可挑,才能胜任某项工作。事实上,担心受到某种歧视便“见招拆招”,惯坏的只是部分用人单位的刁钻胃口,在一定程度上还使得原本就不甚公平的就业环境雪上加霜。君不见,为了赢得就业的年龄优势,有些父母费老劲让孩子不到年龄就抢先上学;为了给自己在面试中“加分”,一批又一批女孩前仆后继走进微整形或整形的手术室……
当然,在当前的就业大环境下,盲目唱衰孙同学们的“见招拆招”,也是不切实际的表现。此时,有关部门与其对女性遭遇的就业歧视视而不见,或不假思索地鼓吹一视同仁,不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抵制就业歧视。
说到底,能否走上某个工作岗位确实受很多外在因素影响,但能否胜任该岗位,终归凭借的是自身能力。特殊的生理结构和中国的社会习俗决定了女性要承担更多生育、养育的职责,它考验的仍然是中国女性坚韧的应变与应对能力。(作者系本报记者)(原标题:《冲破就业歧视不能见招拆招》)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